第41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夜这场守株待兔的“埋伏”,目的是为彻底拉骠骑大将军赵赫下马。

  薛璎很清楚,冀州叛乱案背后的最大主谋是秦太尉,但他既敢这样做,便做好了全身而退的准备。

  平阳侯就是他准备的,最佳的替罪羊,可薛璎不接受,顶着朝野四方催促结案,恳求交代的声音,坚持拖延案情进展。

  秦太尉无奈之下,也只好抛出第二个替罪羊。

  但这个替罪羊却不是他主动准备的。他料定薛璎在无法一举扳倒他的情形下,一定会打他手下人的主意,借此打压他的势力,那么,他不必精心策划,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顺她的意,牺牲掉一枚己方的棋子。

  今夜就是这个时机。而这枚棋子,就是薛璎挑选的骠骑大将军赵赫。

  与受到挑唆、诱引,而在冀州小打小闹,动了点手脚的平阳侯不同,薛璎一早猜测到,身为秦太尉心腹之一的赵赫,必然是此番叛乱案的重要谋划者。

  且作为车骑将军战败后,有机会夺取军功的直接受益人,他的参与程度绝不会浅,甚至极有可能,恰好是他出面挑唆了平阳侯。

  也就是说,赵谢两家很可能曾有信件往来。只是那些信件皆已被清理干净,薛璎拿不到证据罢了。

  而恰在此时,魏尝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解决之道。——对待恶人,不择手段就是最好的手段。没有证据,那就假造证据。

  那封以平阳侯口吻投入赵府的信,说的是他已经知道狱中有人供出了他,并且绝不接受自己一方被牺牲的结果,要求赵赫必须救他,否则,他就拉整个赵家一起下水。

  而这所谓“救他”的办法,就是让赵赫于今夜亥时到半里坡,交出一张详尽的北境兵防图,以此换他手中那些,俩人间来往的信件。

  赵赫虽不至于傻得亲自前往,却也当真蠢到派出了一队亲信。

  一队七人,包括一张货真价实的北境边防图,人赃俱获,连夜被羽林卫押送至廷尉府。

  魏尝看完木简上的内容,点点头,而后提笔写字回应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