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初这事不知怎么就在长安城里传开了去,以至谁家孩子高烧,都要去采几株赖蒿来驱驱邪。

  想到这里,薛璎回过神,恰听魏尝说“写好了”。她垂眼看了看他递来的木简。平心而论,下笔遒劲,落墨淋漓,相当好看。

  她说:“挺好的。还想学什么?”

  魏尝似乎一时也想不到什么了,朝她摇摇头。

  薛璎便捻开车帘一角,看了一眼外头:“也快到了。”

  两炷香后,安车在卫府偏门停下,孙杏儿当先下去,递给门房一张名帖。门房一见上头名号,腿软得险些没能站稳,慌忙奔到里头通禀。

  卫冶此前入都上贡,现下尚未归国,也居于此。片刻后,便与儿子一道急匆匆迎了出来。

  薛璎戴好帷帽,叫孙杏儿留下,捎上魏尝,下去见了父子俩,掀开纱帘一角,朝他们微微一笑。

  卫冶瞧见她面目,眼睛一直:“高……”

  他话未说完,便听身后响起儿子恭敬万分的声音:“参见长公主。”

  卫冶胡须一抖,惊疑不定地回头看了眼正弯身揖礼的儿子,又听薛璎说:“不必多礼,我与你父亲有事相商,你先下去吧。”

  眉清目秀的少年再向她长揖一礼,颔首退了下去。

  卫冶脑袋里霎时一阵轰鸣,耳朵也嗡嗡作响起来。儿子自幼生在长安,没道理错认长公主,而门房通禀所言也绝对无误。

  那么错的人,只能是他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