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道:“启禀娘娘,这个胡庸本是顶了他父兄的名头进的太医院,擅长的是妇科,却是医术医德都不成,如今已经去了惠民局。今日留在沧州的这位胡铭胡太医,只是跟胡庸同姓而已,连同乡都不是。”

  太医院的太医们,本来就要去惠民局轮值、为百姓义诊,也算是国家对百姓的一项福利政策。只是这个胡庸既然得了太上皇后如此评价,他的前程肯定是完了。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回到太医院,如果他的运气好,还能够留在京师的惠民局,运气不好,说不定就会被外放到外地甚至是边陲小城去了。当然,更大的可能则是,他的医术不过关,最后得罪了人以致于落得个被吊销了医簿的下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原来如此。”

  听见夏谨这么说,贾琰这才放了心。

  她问道:“这次为了桨轮船,将作监上上下下可着实辛苦了。吩咐下去,将作监的工匠,按照等级,领一百到五百两银子,学徒从二十两到六十两不等。出事的工匠,领抚恤金五千两,家中免两人徭役。伤残的工匠,领三千两的安置银,家中免两人徭役。出事或者伤残的学徒,也领两千两和一千两纹银,家中免一人徭役。这笔银子,不走国库,走本宫的私库。”

  贾琰这里一开口,立刻有秉笔太监和侍读学士起早懿旨,交付相关官员执行。

  安顿好了将作监,贾琰这才对儿女们道:“说说看,这次的桨轮船,你们看到了什么?”

  楚王先道:“母后的意思,是不是未来,工匠的数量和手艺,决定了国家的实力?”

  不是楚王说,就是这个火力发动机,这个名儿还是他的母后取的,可是真正为之日夜操劳甚至付出生命的,却是将作监的那些工匠。楚王可是听说了,因为密封性欠佳,将作监好几个工匠送了命。那个几乎纯铜制成的大家伙,可是大晋工匠的姓名换来的。

  而这个大家伙的作用,他也看到了。

  楚王很清楚,如今的大晋守着吕宋的大铜矿,可以说,不缺铜。而这些大家伙需要的,就是铜矿。只要铜跟得上,就会有一个有一个的、巨大的火力发动机,然后就是一艘又一艘的火力桨轮船。只要装了火力发动机的巨艋级战船足够多,就等于说高句丽没有再度叛乱的可能,就是东瀛,只要被征服,日后也不会有反叛的机会!

  这就是火力桨轮船的战略意义!

  楚王能够想到的事情,皇帝当然想得到,就是跟他们同龄的宁国公主,当时没有想到,得到姐姐的小声提醒之后,也明白了这种轮船日后对大晋水师的意义。

  宁国公主道:“所以,我大晋既然有了这么快的船,肯定会有人来偷师,甚至来抢。是这样吗?母后?”

  宁国公主终于明白,贾琰安排三次试航的意义所在了。第一次试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试航,而第二次,名义上是试航,实际上却是为何东瀛、琉球诸国,并且震慑那些倭寇。至于第三次试航,却是针对严家和茜香国设下的陷阱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