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来,按照大晋律法,给皇帝下毒,这样的行为已经构成逆谋,就是满门抄斩也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皇帝说这三家逆谋了,那众位大臣肯定要问一问原因,问一问,调查的经过啥的。如果没有切实的人证物证,肯定会有大臣阻拦或者是死谏。

  可是皇帝只是说了,把这三家下狱,这就等于说,给了他们求情的机会,因此,这些大臣就没有拦住刚刚大病初愈的皇帝,而是等皇帝走了之后,这才三三两两地聚集起来,开始讨论,要如何把自己的好友|学生|同窗给捞出来。

  文官之中各种小团体,不就是互相抱团互相帮助,以此揽权谋利的吗?

  真正的纯臣,十中无一。

  要不然也不会说人心不古。

  也就是这些大臣们各自有着小算计,加上觉得皇帝只是把人下狱了,没说要怎么处置,让他们觉得,拖上一拖也是不妨的。

  因为这样的想法,这三家直接落入了皇帝手中。

  芙蓉膏,其实就是罂粟的提取物。传说中,早在东汉末年的华佗,在进行外科手术的时候,就有用芙蓉膏来止痛。在华夏,作为药材,罂粟的种植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人们也知道,使用的不对,也会让人对这种东西产生依赖性,因此,从宋朝的时候起,罂粟作为药材,从它的种植、生产再到使用,都是受到严格控制的。至少在大晋朝,罂粟这种东西,一般人不能种,只能在国家直属的皇庄里面少量地种植,就是极少数的官家药铺有售,每出售一份都是有案可查的。

  现在,皇帝竟然中了罂粟之毒,那就说明,要么皇庄和官家药铺有问题,要么,就是有人私底下种植了罂粟。

  皇帝可不管这里头有多少问题,反正,因为中了罂粟之毒,因为戒毒的痛苦,他迫切地想要发作一下,他现在是不能拿这些大臣们怎么样,但是,这不等于说,他就不能拿那个岭南巡抚、岭南布政使和崖州知府开刀了。

  他一点都不想跟这些牙尖嘴利的臣子们在金銮殿上争论罂粟到底有没有危害,因为论把人往沟里带的本事,没人比得上这些文人!

  此时此刻,皇帝只想让那些人亲眼见识到罂粟之毒有多厉害,然后彻底地闭上嘴巴。

  第283章

  如果说毒|品的危害和成|瘾|性, 自古以来都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的。也就是说, 这个时期大晋朝的芙蓉膏的毒性并不是很强。比起后来的吗|啡、海|洛|因这些东西, 芙蓉膏简直可以说跟香|烟没有什么两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