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止是她,就是她的堂姐,严碧瑶也是,严家的每一个女儿,她们的陪嫁都是如此。

  严家,注定了被连根拔起。

  严碧琚打回到京师之后,就把自己的仆妇控制在手里,甚至把黄婆子的两个儿子也调回了贾家,做了儿子贾茂的跟班、长随。

  不过,有些消息就是她不想知道,贾家也会得到消息,因为贾家怎么也是公侯府邸,朝廷发往各地的邸报肯定会送到贾家来——虽然消息比朝廷知道的要推迟上一两个月。

  大约这年冬天的时候,严碧琚就从邸报上得知,南洋冒出了大批的海盗、倭寇,还袭击了朝廷的南洋水师和琼州。

  南洋水师拼死反抗,水师守备战死,水师大部分船只被焚毁。琼州知府文兼武职,领着琼州百姓和琼州剩余的将士利用琼州本身的地理和特产,就地建造城寨,然后狼烟点了整整半个月,这才有西洋的商船把消息送到了双屿港。

  恰好在双屿港的柯承业带着东海水师和吕宋水师临危受命,直扑琼州,终于救下了琼州知府张钊和南洋水师残部。那个时候,琼州全境百姓外加南洋水师将士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二百人,而且个个带伤,就是琼州知府张钊的脸上也多了一条狰狞的疤,破了相。

  要知道,琼州因为市舶司的繁华和南洋水师将士,全境上下可是足足十万人呢!

  而从琼州送出来的消息,攻击琼州的,可不仅仅是海盗,还包括了好几个藩属国的正规军——他们是南洋好几个藩属国的水师。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南洋水师也不至于把手里的船都给拼掉了。

  消息传到宫中,朝堂震动,皇帝大怒,下令彻查。

  第279章

  那一年, 是史书上风云变幻的一年, 也是大晋王朝的历史上被称为转折点的一年!事实上, 后世的史学家如此评论这段历史:“……其实大家都知道,当时朝堂上反对开海禁、一遍又一遍地鼓吹海禁才是国策的朝臣, 他们其实都是那些海寇的代言人。可惜, 基于那不完全的情报, 使得文宗皇帝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选择了先发作倭稳定南疆,而向那些朝臣们退让。其实,文宗皇帝很清楚那些朝臣们背后的嘴脸,可是那些朝臣的嘴皮子实在是太厉害了,以致于文宗皇帝被硬生生地气晕过去……”

  没错。

  如果不是贾琰时时关注着福宁殿这边的动静, 如果不是她是皇后, 拥有很大的权势,如果不是清凉殿距离福宁殿很近,让她是后宫之中第一个得到消息的人,只怕她和她的孩子就要落入那些朝臣的算计了。

  可惜, 皇帝在福宁殿晕过去不到一刻钟,她就得到了消息, 赶到了福宁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