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正是7月底,田里已经插上了晚稻的秧苗。

  虽说旱灾肆虐,但农民们该干的农活儿还是照干不误的。只是夏收的失利,让大家多少都挺失落的,田里的秧苗插得,明显没有4月底插的那次早稻的秧苗插得齐整。叶子也萎黄萎黄的。

  说是稻田,田里的水,就只剩泥上极浅的一层覆着。

  她把秧插到了田里,再闪进到核桃世界里,用双手碰触到两株秧苗,回到一队的田里继续插。

  因为少了拔苗那一步,力气倒是没花多少。就是时间长了,腰酸得有点儿直不起来。

  她也不强求一晚上能移栽多少秧苗过来,反正累了就回树洞歇口气,顺便撸撸豹。歇好了,再继续移栽。

  不过,亏得移栽的是秧苗。要是换了别的植物,新栽和旧栽,光凭泥土的松软度和外观,就能判断出来。而秧苗嘛,种在水里,插在泥里,谁看得出来啊?

  忙活了大半天,红果儿估摸着现实世界大约快到凌晨四点了,赶紧回家用毛巾蘸湿凉水,擦了身子。

  又把衣服换下来,用家里之前熬好的皂角水,把衣服洗干净,晾在院子里了,这才偷眯眯摸回奶奶屋子,躺下睡觉。

  第二天嘛,自然又是睡了一整天……

  ***

  东方红人民公社第一生产小队,在李向阳主持工作的那段时期,曾多次获得公社先进小队、先进团支部的荣誉称号。

  他们最得意的事,就是59年秋天的时候,曾创下春秋两季作物亩产八百斤的好成绩。

  然而那光辉灿烂的过去,随着旱灾的到来,一去不复返了。

  旱灾初起时,大家生怕田地里的庄稼枯死,还喊着口号,人人挑着木桶,天天不歇气地,从几百米远的河里挑水浇地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