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5 / 7)
***
有了研究方向,又没了后顾之忧,黄建邦搞起研究来,简直像着了魔一样。他甚至向研究室主任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够晚上直接住在研究室里,为国家救灾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这样爱国为民的精神,主任肯定是全力支持的。当场就在他的申请上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同意”!
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取得的成效是巨大的。
才过了半个月,黄建邦就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利用微生物取得食物新资源的方法的论文。论文一写出来,他就通过研究室主任,递交给农科院院领导。
这时候,灾情已经严重到首都各所大学,都通知学生饭后不可到操场运动,只能卧床休息的地步了。
同理,各单位也通知所属工作人员,下班后不可出外娱乐,吃完饭应尽早休息。
首都人民已经算是受到特殊照顾的对象了,每个月每人还享有半斤油和半斤豆腐的供应。但就是这样,人们还是挨了不少饿。有时候,郊区的农民逮到的偷白薯等粮食的贼,竟是大学老师之类的高知分子。
在这种形势下,农科院里所有有关救灾的研究报告和成果论文都会被院领导关注。
在黄建邦写这篇论文之前,被关注得最多的,是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一个试验项目。这个项目,是研究如何用碎菠菜叶子在强光照射的玻璃瓶中,快速增殖叶绿素,生产食物。
这项试验被列为农科院的重点保密项目,院长还要求试验人员必须每天书面汇报进展情况。
这种试验一看就不靠谱,也肯定不可能成功。但院里面却那么重视,可以想见为了救灾,人们是有多么地“病急乱投医”。
于是,黄建邦的研究成果一出来,全体院领导都好像看到了曙光,并在会议上集体通过决议,给微生物研究室拨入了一大笔研究资金。
拨款后,没两天,院领导们就到微生物研究室走了一趟——他们都是来看进展的。
而黄建邦写论文时,就已经提炼出头一批小球藻粉了。他将干粉抖到每一位院领导手中,请他们试吃。
↑返回顶部↑
有了研究方向,又没了后顾之忧,黄建邦搞起研究来,简直像着了魔一样。他甚至向研究室主任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够晚上直接住在研究室里,为国家救灾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这样爱国为民的精神,主任肯定是全力支持的。当场就在他的申请上写了大大的两个字“同意”!
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取得的成效是巨大的。
才过了半个月,黄建邦就写了一篇关于如何利用微生物取得食物新资源的方法的论文。论文一写出来,他就通过研究室主任,递交给农科院院领导。
这时候,灾情已经严重到首都各所大学,都通知学生饭后不可到操场运动,只能卧床休息的地步了。
同理,各单位也通知所属工作人员,下班后不可出外娱乐,吃完饭应尽早休息。
首都人民已经算是受到特殊照顾的对象了,每个月每人还享有半斤油和半斤豆腐的供应。但就是这样,人们还是挨了不少饿。有时候,郊区的农民逮到的偷白薯等粮食的贼,竟是大学老师之类的高知分子。
在这种形势下,农科院里所有有关救灾的研究报告和成果论文都会被院领导关注。
在黄建邦写这篇论文之前,被关注得最多的,是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一个试验项目。这个项目,是研究如何用碎菠菜叶子在强光照射的玻璃瓶中,快速增殖叶绿素,生产食物。
这项试验被列为农科院的重点保密项目,院长还要求试验人员必须每天书面汇报进展情况。
这种试验一看就不靠谱,也肯定不可能成功。但院里面却那么重视,可以想见为了救灾,人们是有多么地“病急乱投医”。
于是,黄建邦的研究成果一出来,全体院领导都好像看到了曙光,并在会议上集体通过决议,给微生物研究室拨入了一大笔研究资金。
拨款后,没两天,院领导们就到微生物研究室走了一趟——他们都是来看进展的。
而黄建邦写论文时,就已经提炼出头一批小球藻粉了。他将干粉抖到每一位院领导手中,请他们试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