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3 / 7)
傅清溪一听这话就入耳了,——对啊,古话里头都有道理呢,我一天想它两句,又得了好处又练了脑子,真是再好没有的了。心里想着,面上就露出高兴来。
杏儿在边上把头油盒子收起来,嘴里道:“姑娘这阵子实在太累了。白日里上学不说,早上还起大早读书,下了学回来也没见姑娘出去玩去,往书桌跟前一坐,也只吃饭那会子起一起身。天天都得点灯到半夜。这一日两日还罢了,长此以往,怎么受得住?!”
傅清溪从镜子里看杏儿一脸郁卒的样儿,忍不住笑道:“我这才哪儿到哪儿?古人还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呢。老太太不是常说?要想人前显贵,就先得背后受罪!我这还没显贵呢,只多读几本书,做点事,哪里就敢喊累了!”
夏嬷嬷也笑道:“姑娘也是为了年下的分班备考吧?府里都盯着这事儿呢,姑娘吃点劲也好。等过了那一关,分好了课业,也该过年了,就得歇歇了。”
傅清溪一笑不语。她如今心里明白,这人人都是一天十二个时辰,自己要往前赶,只能是多花时间多用功。光搭上时候还不成,还得在一个时辰里尽量多学到多做到事情,才算有用。
这便是那《学之道》上所说的“时如空,功如密,钩金与鸿羽。”一样的一天,吃吃睡睡东走西逛也是一天,埋首苦读思量短长也是一天。傅清溪如今所求者,只盼着每日入眠时比昨日的自己聪明上一分,仅此而已。
如今她每日卯初便起了,将昨日一日所学略略翻过,再看今日的课业安排。之后便开始读书做论,待得柳彦姝过来,两人再一同往前头去颐庆堂给老太太请安,之后便结伴往华英楼去。
中间午歇时候,她多半寻个人烟稀少处闭着眼睛略歇一刻,养养精神。
申末下了学,回到院子里,换身衣裳,用些茶点,便继续读书用功。
晚间再去一趟颐庆堂,回来之后或者翻看账本文书列数细思,或者做些数术上的作业。临睡前总会把《学之道》拿出来翻翻,亥末子初才躺下歇息。
初时几日兴头时候还好,之后就有些疲了,这时候她才知道“立志”的好处。——凡要懈怠时,她只想一想那两个表姐的命数和自己在瞻园里过的日子,立时便一个机灵,再不敢偷懒。从前的偷懒是眼前的舒服,如今的偷懒,在她看来却是把以后的自己往死路上推,这样的事自然是不能干的。
如今多发奋一分,多努力一分,就是离那噩运远了一分,离自己自在优裕的日子近了一分。既如此,岂有懈怠之理?
坚持了两个多月后,竟也习惯成自然了。哪日因着府里之事,不得读书用功,反倒浑身不自在起来,好似白白过了一日似的。
这回因接了花灯的活儿,连着七八日,心心念念都扑在这个事情上了。为着这个,她还跑去查整个京城里的人口,还寻二老爷越湛迟问了京城赋税等级的话,又问柳彦姝这京城里最热闹的坊市街巷。到了,还花了四两银子买了张最新最详细的京城街巷图。
等交到董九枢手上,已经是条理清晰的一本小册子了。里头有京城的人口分布,灯节其间的几处大热闹及其周边人员走向,以此推出来的最适合的灯笼铺子选址,甚至还画了花灯担和花灯车可以走的路线。
↑返回顶部↑
杏儿在边上把头油盒子收起来,嘴里道:“姑娘这阵子实在太累了。白日里上学不说,早上还起大早读书,下了学回来也没见姑娘出去玩去,往书桌跟前一坐,也只吃饭那会子起一起身。天天都得点灯到半夜。这一日两日还罢了,长此以往,怎么受得住?!”
傅清溪从镜子里看杏儿一脸郁卒的样儿,忍不住笑道:“我这才哪儿到哪儿?古人还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呢。老太太不是常说?要想人前显贵,就先得背后受罪!我这还没显贵呢,只多读几本书,做点事,哪里就敢喊累了!”
夏嬷嬷也笑道:“姑娘也是为了年下的分班备考吧?府里都盯着这事儿呢,姑娘吃点劲也好。等过了那一关,分好了课业,也该过年了,就得歇歇了。”
傅清溪一笑不语。她如今心里明白,这人人都是一天十二个时辰,自己要往前赶,只能是多花时间多用功。光搭上时候还不成,还得在一个时辰里尽量多学到多做到事情,才算有用。
这便是那《学之道》上所说的“时如空,功如密,钩金与鸿羽。”一样的一天,吃吃睡睡东走西逛也是一天,埋首苦读思量短长也是一天。傅清溪如今所求者,只盼着每日入眠时比昨日的自己聪明上一分,仅此而已。
如今她每日卯初便起了,将昨日一日所学略略翻过,再看今日的课业安排。之后便开始读书做论,待得柳彦姝过来,两人再一同往前头去颐庆堂给老太太请安,之后便结伴往华英楼去。
中间午歇时候,她多半寻个人烟稀少处闭着眼睛略歇一刻,养养精神。
申末下了学,回到院子里,换身衣裳,用些茶点,便继续读书用功。
晚间再去一趟颐庆堂,回来之后或者翻看账本文书列数细思,或者做些数术上的作业。临睡前总会把《学之道》拿出来翻翻,亥末子初才躺下歇息。
初时几日兴头时候还好,之后就有些疲了,这时候她才知道“立志”的好处。——凡要懈怠时,她只想一想那两个表姐的命数和自己在瞻园里过的日子,立时便一个机灵,再不敢偷懒。从前的偷懒是眼前的舒服,如今的偷懒,在她看来却是把以后的自己往死路上推,这样的事自然是不能干的。
如今多发奋一分,多努力一分,就是离那噩运远了一分,离自己自在优裕的日子近了一分。既如此,岂有懈怠之理?
坚持了两个多月后,竟也习惯成自然了。哪日因着府里之事,不得读书用功,反倒浑身不自在起来,好似白白过了一日似的。
这回因接了花灯的活儿,连着七八日,心心念念都扑在这个事情上了。为着这个,她还跑去查整个京城里的人口,还寻二老爷越湛迟问了京城赋税等级的话,又问柳彦姝这京城里最热闹的坊市街巷。到了,还花了四两银子买了张最新最详细的京城街巷图。
等交到董九枢手上,已经是条理清晰的一本小册子了。里头有京城的人口分布,灯节其间的几处大热闹及其周边人员走向,以此推出来的最适合的灯笼铺子选址,甚至还画了花灯担和花灯车可以走的路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