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5 / 7)
邓菊娘了解的笑笑,见孙子不甚畅快的神色,善解人意道:“人老了,稍微动动老胳膊老腿儿的就累得不行,祖母先回去歇了,元芳你领着春儿去用晚膳罢。”
又向江春解释了两句:“春儿莫拘束,委屈你跟着你元芳哥哥去,他会陪你用膳,晚间就在祖母院中歇息罢,明日咱们再进宫去。”
直到已瞧不见老人家背影了,江春才愣愣的由窦元芳领着,回了他院子……有一位开明过头的祖母,她总有一种要羊入虎口的预感。
不过,她预感虽未错,在饿狼窦元芳的虎视眈眈下慢吞吞数着米粒用完了满满两碗饭,喝过一碗汤并塞下无数青菜后……淳哥儿来了!
看着淳哥儿问这问那,“姑姑长姑姑短”的唠叨,将她哄得喜眉笑眼……窦元芳只觉心烦意乱,要是在马车里能亲一口就好了,哪怕只是一口……遂下定决心明日定要这小子好生读书了,整日想着找姑姑,想姑姑的,哪里像他窦十三的儿子?
当夜无话。
翌日,天色将将放亮,邓菊娘领着江春又进了宫。
好生休息过一晚,又还正是风华正茂之年,窦淮娘面上苍白渐渐转好,眼下青黑也散了去……众人跟着又松了口气。
江春切过脉,沉而有力,余症皆消,听闻娘娘昨晚未曾用过饭食就歇下,今晨倒是早早就饿醒了,腹中空空,纳食渐增……郁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江春照着清代傅青主的温土毓麟汤,加上菟丝子、当归身、白芍等几味益阴养血补肾药,作安胎之用。
刘院判瞧过也点头称赞,宫人才照着方子从坤宁宫库房取了这几味常用药来,慢慢煎煮上。
江春又陪着窦淮娘说过几句闲话,待药上来,伺候着她喝下半碗,守在床旁,见她并无不适,这才将心落回原地。
此后半个月,直至过年,江春都是日日歇在窦家,天未亮就由邓菊娘领着进宫请过平安脉,有需要则耽搁一刻钟调整方子,无变化则续服前方,完了再出宫赶晨学,单数日又继续在熟药所坐堂……如此“半工半读”的,只觉片刻闲暇皆无。
时光飞逝。
过完第一个异乡的年,学里内舍班的课程愈发繁重了,江春每日花在上头的功夫比县学三年翻了个倍,好在她坐堂病人每日也就“小猫三两只”的,带着书去瞧倒也方便。
自打入了春日,天气渐渐回暖,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自然界又开始桃红柳绿起来……赵阚虽然并未跟随着世间万物醒来,但内有窦淮娘主持朝政,窦元芳守着京城,外有与窦家同气连声的高家、刘家坚如堡垒,除了西南一带不时会受几支夷人侵扰,就是东南福建一带,自打天气回暖,来了两次东洋人。
↑返回顶部↑
又向江春解释了两句:“春儿莫拘束,委屈你跟着你元芳哥哥去,他会陪你用膳,晚间就在祖母院中歇息罢,明日咱们再进宫去。”
直到已瞧不见老人家背影了,江春才愣愣的由窦元芳领着,回了他院子……有一位开明过头的祖母,她总有一种要羊入虎口的预感。
不过,她预感虽未错,在饿狼窦元芳的虎视眈眈下慢吞吞数着米粒用完了满满两碗饭,喝过一碗汤并塞下无数青菜后……淳哥儿来了!
看着淳哥儿问这问那,“姑姑长姑姑短”的唠叨,将她哄得喜眉笑眼……窦元芳只觉心烦意乱,要是在马车里能亲一口就好了,哪怕只是一口……遂下定决心明日定要这小子好生读书了,整日想着找姑姑,想姑姑的,哪里像他窦十三的儿子?
当夜无话。
翌日,天色将将放亮,邓菊娘领着江春又进了宫。
好生休息过一晚,又还正是风华正茂之年,窦淮娘面上苍白渐渐转好,眼下青黑也散了去……众人跟着又松了口气。
江春切过脉,沉而有力,余症皆消,听闻娘娘昨晚未曾用过饭食就歇下,今晨倒是早早就饿醒了,腹中空空,纳食渐增……郁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江春照着清代傅青主的温土毓麟汤,加上菟丝子、当归身、白芍等几味益阴养血补肾药,作安胎之用。
刘院判瞧过也点头称赞,宫人才照着方子从坤宁宫库房取了这几味常用药来,慢慢煎煮上。
江春又陪着窦淮娘说过几句闲话,待药上来,伺候着她喝下半碗,守在床旁,见她并无不适,这才将心落回原地。
此后半个月,直至过年,江春都是日日歇在窦家,天未亮就由邓菊娘领着进宫请过平安脉,有需要则耽搁一刻钟调整方子,无变化则续服前方,完了再出宫赶晨学,单数日又继续在熟药所坐堂……如此“半工半读”的,只觉片刻闲暇皆无。
时光飞逝。
过完第一个异乡的年,学里内舍班的课程愈发繁重了,江春每日花在上头的功夫比县学三年翻了个倍,好在她坐堂病人每日也就“小猫三两只”的,带着书去瞧倒也方便。
自打入了春日,天气渐渐回暖,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自然界又开始桃红柳绿起来……赵阚虽然并未跟随着世间万物醒来,但内有窦淮娘主持朝政,窦元芳守着京城,外有与窦家同气连声的高家、刘家坚如堡垒,除了西南一带不时会受几支夷人侵扰,就是东南福建一带,自打天气回暖,来了两次东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