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6 / 7)
这大清早的,谁会来江家?她赶紧将头发扎好了,穿上粗布衣裳,领着一群豆丁两只狗下了楼。
院里没人,估计是进了堂屋去了,江春打来烧好的温水,刷过牙洗过脸,进灶房去瞧早食,却见高氏与王氏皆在里头站着。
“奶,今日要吃甚?”
“喏,煮锅汤圆给你们几个馋嘴猫吃。”灶台上放了一筛子糯米汤圆。
因为怕糯米面粘在一处,只能用筛子盛了分开些,这“汤圆”个个有小笼包那般大,个头有后世的“元宵”那般大了。因为今日人齐了,舍得放料,里头裹了满满一包花生胡麻,平日吃完橘子,将那橘子皮晒干,做成“陈皮”,调馅儿时候舂一把陈皮进去,倒是清香又解腻的。
不过,这般不好克化的糯食,就是江老伯那般的庄稼汉也才吃得下三个,那筛子满满一筛却是太多了的。
“奶你们怎捏了这多?那几个小的不知饱足吃多了不好消化哩。”
“还不是来了客人,总不能咱们自家吃好的,把客人丢一旁吧……这‘墙头草’倒是会找时机,昨晚来吃了顿好的,现又要白吃一顿回去……”
江春懂了,哦,原来是村长带来的客人。
江家为人处世是江春最赞成的,只要自己有,宁愿自己省着舍不得吃,也要客客气气拿出来招待客人,老人总将“上门就是客”挂嘴边,但真正在穷苦年代能坚持下来的却是不多。
待锅里的水开了,江春轻轻的将汤圆一个个的下下去,看着快把锅底盖严了,就不再放了,不然会粘黏在一处,到时候煮得“肠开肚裂”不好看。
王氏守在一旁,瞧着锅里水沸了几分钟,那些汤圆一个个都飘起来,将水面盖得糯白一层,就拿过碗筷来,每碗里盛了白胖胖的三大个,使着江春用托盘端进堂屋去。
江春见堂屋饭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只摆了几包红纸包了的糕点与红糖,这架势……
江春依次将四碗汤圆摆上桌去,几个小豆丁也在里头坐着玩呢,只估计是有生人在场,都不吵闹了。
她只觉着后背有两道视线在盯着她瞧,她一进门就发现了,只未曾分心去瞧。待她摆好碗筷抬头一看,却是四个大人坐在饭桌对面靠墙的雕花椅子上。
↑返回顶部↑
院里没人,估计是进了堂屋去了,江春打来烧好的温水,刷过牙洗过脸,进灶房去瞧早食,却见高氏与王氏皆在里头站着。
“奶,今日要吃甚?”
“喏,煮锅汤圆给你们几个馋嘴猫吃。”灶台上放了一筛子糯米汤圆。
因为怕糯米面粘在一处,只能用筛子盛了分开些,这“汤圆”个个有小笼包那般大,个头有后世的“元宵”那般大了。因为今日人齐了,舍得放料,里头裹了满满一包花生胡麻,平日吃完橘子,将那橘子皮晒干,做成“陈皮”,调馅儿时候舂一把陈皮进去,倒是清香又解腻的。
不过,这般不好克化的糯食,就是江老伯那般的庄稼汉也才吃得下三个,那筛子满满一筛却是太多了的。
“奶你们怎捏了这多?那几个小的不知饱足吃多了不好消化哩。”
“还不是来了客人,总不能咱们自家吃好的,把客人丢一旁吧……这‘墙头草’倒是会找时机,昨晚来吃了顿好的,现又要白吃一顿回去……”
江春懂了,哦,原来是村长带来的客人。
江家为人处世是江春最赞成的,只要自己有,宁愿自己省着舍不得吃,也要客客气气拿出来招待客人,老人总将“上门就是客”挂嘴边,但真正在穷苦年代能坚持下来的却是不多。
待锅里的水开了,江春轻轻的将汤圆一个个的下下去,看着快把锅底盖严了,就不再放了,不然会粘黏在一处,到时候煮得“肠开肚裂”不好看。
王氏守在一旁,瞧着锅里水沸了几分钟,那些汤圆一个个都飘起来,将水面盖得糯白一层,就拿过碗筷来,每碗里盛了白胖胖的三大个,使着江春用托盘端进堂屋去。
江春见堂屋饭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只摆了几包红纸包了的糕点与红糖,这架势……
江春依次将四碗汤圆摆上桌去,几个小豆丁也在里头坐着玩呢,只估计是有生人在场,都不吵闹了。
她只觉着后背有两道视线在盯着她瞧,她一进门就发现了,只未曾分心去瞧。待她摆好碗筷抬头一看,却是四个大人坐在饭桌对面靠墙的雕花椅子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