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是偏居一隅的德川家也不能否认,在林瑜遍扫腥膻、重建文明之国度之后,他们就算嘴上硬着,心里不是不虚的。面对一向的宗主国发来的诏书,德川家这一任的将军颇有些愁眉苦脸的意思。

  自明末以来,德川家就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颇有些关上门来自己称王的意思。也是,在隋朝的时候,他们就敢自称日出国,将中华称为日落国。直到被好好教育了一顿,才有了遣隋使、遣唐使,唐时风格直到后世在他们的文化中都有体现,可见他们对当时那种教育印象之深刻。

  之前,华夏又是那样的一副景象,他们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这时候,林瑜一封诏书下来,他们可不就是坐蜡了么?

  去?派什么级别的使臣去,该进贡什么样规格的礼,才能既表达出他们不卑不亢的意愿、国力的强大以至于不被小瞧,又不太肉痛,还能继续闭关锁国。新任的汉帝可是东番发家,而且还和边上的很多国家乃至于洋人都有贸易往来,这一点德川家还是知道的。

  不去?那边的汉帝手中可是掌握着军队,重要的是,还掌握着水军。日出国的确不怕,但是白白添上战火,也不是德川家愿意看到的。若是不去,怎样才能回一封措辞恭敬的话,才能不惹的汉帝大怒,以至于发兵前来。

  德川家的左右为难,说到底都是所谓的自尊心作祟罢了。不像是棒子国,这个国家一向以小中华自称,也不看林瑜愿不愿意承认。

  一般而言,小国想要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生存智慧。就像是棒子国,他们有一个词,叫做‘事大’。就算再不愿意,之前靖朝之时,他们还是要‘事大’的。但是看到林瑜在重建华夏之后,他们这时候的欢欣雀跃也是真实的。

  谁让他们自称‘小中华’呢,相比一个腥膻之国,自然是真正的华夏才叫他们‘事’地更加心甘情愿,对不对?

  林瑜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即使心中再不高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登基大典之后接受这个国家的朝觐。

  但是这时候他们可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知道林瑜不愿意见他们。

  “国内有消息没有?”名为金敏韦焦急的在鸿胪寺分给他们的房间转来转去,恨不能用脚把地板给磨秃噜皮。他一边擦着脑门上的汗水,一边忍不住再一次道,“崔大人,你说国内怎么还不派人来。”

  崔明原也不去拉他了,无奈地道:“朝中听闻汉王殿下尽扫江山一定也会和咱们一样欢欣鼓舞的,金大人何必着急,想必国内派来的人已经在前来的路上了。”

  “崔大人难道真的不知道我心中的忧愁不成。”金敏韦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自汉王殿下改天换地以来,他们数次要求朝觐汉王殿下,但是均被拒绝了。理由总是一样的,汉王殿下太忙了。

  崔明原不是不担心,毕竟他们两人原本是来朝觐靖朝、不、伪朝隆昌帝登基而来,结果,就蹩在了这里。改天换地是好事,但是汉王殿下不愿意见他们那就不怎么好了。只要国内派来的人一到京城,和他们一交接,他们这辈子的官途就算是完了。

  同样是朝觐,人家以后就是升官发财,而朝觐了一个胡人皇帝还是一个亡国之君的他们还真不是一般的倒霉。而同样算是倒霉蛋,崔明原比金敏韦要镇定许多。他本就出身大家,以后就算不在当官了,日子还是照样过。金敏韦就不一样了,他这么一结束,就算没有回家种地那么可怜,但是和现在却是没法相比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