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朝堂之上的明眼人心中无一不在叹息,早说不能下那样的圣旨,划江而治!亏隆昌帝说得出来,这不就是割地么。如今一被宣扬出去,全天下谁不知道朝廷怂了。对这样的朝廷还能有什么信心可言,可不就是投降么?

  现在知道急了,又有什么用?

  中极殿汉学士耷拉着眼皮抬也不抬,不愿意看见隆昌帝那一副烧着了屁|股的样子,心里暗自盘算着怎么给家族安排一条退路。想到这里,他就对着抢了底下人的活,亲自跑去金陵宣旨的简海钧咬牙不已。这本是他安排给自家最出息的小孙子的活,没想到被这个老不要脸的截胡了。

  什么上朝脸面、□□威严,都是放屁!也就糊弄糊弄上面的那个没脑子的傻子,他心里嘲讽着,看看,没有了汉臣,谁还能提皇帝出谋划策。瞧那些满臣们出得都是什么馊主意,嫌自己屁|股底下的龙椅还没来得及坐热是吧?

  对面又不是傻子,这样的圣旨都下来了,还能不乘胜追击?更何况,他也听说了,贼军火炮几倍利于朝廷,从东番那边来的弹药源源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贼军占据的疆域还不是很大,他对这个朝廷也没了信心。

  如果,换了一个人做这个龙椅的话,说是重整河山他还相信几分。想着被圈禁在王府中的四王爷,这个老臣心里叹了口气。

  天不佑靖朝啊!

  隆昌帝本就不是什么很有策略的一个人,换做太平年间,也算不上一个中庸之君,在这样山河烽烟四起的情况下,他更是抓瞎了。

  就在他艰难地想要将吞进口中的影子吐出来,交与将领们充作军饷使费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被报到了朝堂之上。

  川中一直不怎么安稳的白莲教反了。

  朝堂上现在连哗然的力气都没有了,好些老臣连闻都没有多问一句。山河不宁,各处起烽烟不是正常的情况么?白莲教一向暗蓄反志,有这么一天实在没什么好惊讶的。

  这时候,隆昌帝做了一件叫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他将朝政扔给了重回朝堂,并升为太傅的乌拉建贤,自己躲进了深宫之中,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

  建贤心中作何感想不好说,朝堂上的人也不知道,白莲教就算早有反志,但是经过前几年兴化府失败的一场,他们对于对此有着脱不开关系的林瑜很有意见,也更加谨慎。

  不过,在看到靖朝果然根基动摇之后,他们看在白|花|花的银子的面子上,果然也跟着动摇了。这样才有了被后世称为压垮了靖朝这条大船最后一根稻草的川中白莲之变。

  关于这一点,也有学者有着不一样的观点,他们觉得在元正帝驾崩的那一场宫变才是真正让靖朝无药可救的关键因素,就算在隆昌帝退避宫中之后,满臣中的‘有识之士’眼看着江山真的要被龙椅上的这个皇帝给作完了,联合上下,又来了一场宫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