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3 / 7)
夏疏桐的第一反应是,夏馥安肯吗?肯离开定安?出乎她意料的是,夏馥安离开的态度很是坚决,史氏也同意了,只是他们长房这边却没有同意,为此史文光还与长房交涉了几次。
这日,史文光又如常到来,想让夏知秋同意他带夏馥安回江南。
夏知秋板着脸道:“此事我是不会同意的,小舅爷既然伤已养好,就请回吧。”这是下了逐客令了。他和秋氏都知道,史文光那日所言半真半假,事实的真相如何,只有他与史氏姐弟二人知晓。是以,他们夫妻二人怎么可能会把安安交到这样一个对他们诸多隐瞒之人的手上?哪怕他是安安的亲舅舅,也不可以。
孰料,这一次,史文光竟直接一掀长袍跪下,哽咽道:“当日之事,我愿悉数告知。”说罢朝夏知秋与秋氏二人叩了一首,道,“当年换婴一事,确实是我姐姐有意为之。”
夏知秋和秋氏微诧,史氏竟然终于承认了?
史文光跪在地上,惭愧道:“那个绑匪,便是当年受她贿赂之人。绑匪当年受她之命,绑了龙嬷嬷怀胎八月的儿媳,姐姐便是以此逼迫龙嬷嬷为其换婴的。那绑匪近日流落回定安,听说了夏府抱错女婴一事,以此联想到了当年之事,于是绑了安安,想要借此机会敲诈姐姐一笔。当时我收到纸条,对此大为震惊,暗中将这纸条交给姐姐后,姐姐终于承认此事,之后我便带史二独自前往,想要以钱堵住此人之口,谁知后来场面不受控制,竟变成这等后果。”史文光说到此,已是声泪俱下,“此事,确实是我姐姐对不住你们长房,我替她赔罪,还请你们原谅。”
“我们史家,对不起你们长房,对不起夫人和老爷,”史文光重重磕了两个头,“更对不起桐桐。”他痛心疾首道,“这事桐桐是受害者,但安安何尝不是?她没有得选择,这是大人的错啊!桐桐有你们安慰、补偿,可安安呢?她失去了原来的生活,像一个小偷一样遭人指点,她原来的那些朋友都瞧不起她、笑话她,嫌弃她爹是庶出,不肯跟她玩耍,这当中的落差有多少,只有她自己才清楚。经了这么多事,你们也知道她性子大变,我身为她舅舅,我比你们还想要保护她,可是我也知道,让她继续呆在这儿,她就会一直活在抢了别人人生的阴影当中,是以我只能带她离开,带她离开这个曾经有多么幸福如今就有多么痛苦的地方!”
夏知秋没有说话,秋氏却背过身去偷偷抹眼泪,对于安安这段时日的转变,她何尝不心疼?
史文光擦了擦泪,继续道:“至于姐姐,史某无脸恳求你们放她一马,她已表示,若安安随我去江南,则不需她抚养,这段时日,她会入庵堂带发修行,就当是为她之前犯下的错误赎罪。”
等史文光神色黯然离去后,夏知秋与秋氏二人虽然动容,却对他仍持怀疑态度,直到夏知秋派去查探的人带回了消息,当年龙嬷嬷的儿媳回去后难产身亡,她娘家人对此曾有抱怨,道是她产前受过惊吓,方才难产而死。夏知秋的人对此话深究,那娘家人才松口,道当年女儿去找家婆龙嬷嬷的时候,原定是次日回的,谁知道呆了三四日才回来,是被人“请”去呆了几日,但具体情况女儿却不愿多谈,还让她们以后不要提起这事,免得招来杀身之祸。
若按史文光这一说,一切倒也能说得通,就算龙嬷嬷自尽身亡,其实也可以理解是为了保护夏知冬的遗孀,对此一力承担了。
一切可谓挑不出差错,但不知为何,秋氏总隐隐觉得还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却怎么也说不上来。
就在夫妻二人有些动摇的时候,夏馥安绝食了,足足两天,不吃不喝。
秋氏如何哄劝都不听,无奈,最后只能同意让夏馥安随史文光去江南玩个小半年,等小半年后再回来。
夏馥安走的那一日,是二月十六,正好是海东青入夏府的那一日。夏疏桐心中唏嘘,她不知道夏馥安在那小木屋中经历了什么,但她猜测,夏馥安当是经历了一些足以影响她一生的事情,指不准余生难忘。
↑返回顶部↑
这日,史文光又如常到来,想让夏知秋同意他带夏馥安回江南。
夏知秋板着脸道:“此事我是不会同意的,小舅爷既然伤已养好,就请回吧。”这是下了逐客令了。他和秋氏都知道,史文光那日所言半真半假,事实的真相如何,只有他与史氏姐弟二人知晓。是以,他们夫妻二人怎么可能会把安安交到这样一个对他们诸多隐瞒之人的手上?哪怕他是安安的亲舅舅,也不可以。
孰料,这一次,史文光竟直接一掀长袍跪下,哽咽道:“当日之事,我愿悉数告知。”说罢朝夏知秋与秋氏二人叩了一首,道,“当年换婴一事,确实是我姐姐有意为之。”
夏知秋和秋氏微诧,史氏竟然终于承认了?
史文光跪在地上,惭愧道:“那个绑匪,便是当年受她贿赂之人。绑匪当年受她之命,绑了龙嬷嬷怀胎八月的儿媳,姐姐便是以此逼迫龙嬷嬷为其换婴的。那绑匪近日流落回定安,听说了夏府抱错女婴一事,以此联想到了当年之事,于是绑了安安,想要借此机会敲诈姐姐一笔。当时我收到纸条,对此大为震惊,暗中将这纸条交给姐姐后,姐姐终于承认此事,之后我便带史二独自前往,想要以钱堵住此人之口,谁知后来场面不受控制,竟变成这等后果。”史文光说到此,已是声泪俱下,“此事,确实是我姐姐对不住你们长房,我替她赔罪,还请你们原谅。”
“我们史家,对不起你们长房,对不起夫人和老爷,”史文光重重磕了两个头,“更对不起桐桐。”他痛心疾首道,“这事桐桐是受害者,但安安何尝不是?她没有得选择,这是大人的错啊!桐桐有你们安慰、补偿,可安安呢?她失去了原来的生活,像一个小偷一样遭人指点,她原来的那些朋友都瞧不起她、笑话她,嫌弃她爹是庶出,不肯跟她玩耍,这当中的落差有多少,只有她自己才清楚。经了这么多事,你们也知道她性子大变,我身为她舅舅,我比你们还想要保护她,可是我也知道,让她继续呆在这儿,她就会一直活在抢了别人人生的阴影当中,是以我只能带她离开,带她离开这个曾经有多么幸福如今就有多么痛苦的地方!”
夏知秋没有说话,秋氏却背过身去偷偷抹眼泪,对于安安这段时日的转变,她何尝不心疼?
史文光擦了擦泪,继续道:“至于姐姐,史某无脸恳求你们放她一马,她已表示,若安安随我去江南,则不需她抚养,这段时日,她会入庵堂带发修行,就当是为她之前犯下的错误赎罪。”
等史文光神色黯然离去后,夏知秋与秋氏二人虽然动容,却对他仍持怀疑态度,直到夏知秋派去查探的人带回了消息,当年龙嬷嬷的儿媳回去后难产身亡,她娘家人对此曾有抱怨,道是她产前受过惊吓,方才难产而死。夏知秋的人对此话深究,那娘家人才松口,道当年女儿去找家婆龙嬷嬷的时候,原定是次日回的,谁知道呆了三四日才回来,是被人“请”去呆了几日,但具体情况女儿却不愿多谈,还让她们以后不要提起这事,免得招来杀身之祸。
若按史文光这一说,一切倒也能说得通,就算龙嬷嬷自尽身亡,其实也可以理解是为了保护夏知冬的遗孀,对此一力承担了。
一切可谓挑不出差错,但不知为何,秋氏总隐隐觉得还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却怎么也说不上来。
就在夫妻二人有些动摇的时候,夏馥安绝食了,足足两天,不吃不喝。
秋氏如何哄劝都不听,无奈,最后只能同意让夏馥安随史文光去江南玩个小半年,等小半年后再回来。
夏馥安走的那一日,是二月十六,正好是海东青入夏府的那一日。夏疏桐心中唏嘘,她不知道夏馥安在那小木屋中经历了什么,但她猜测,夏馥安当是经历了一些足以影响她一生的事情,指不准余生难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