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官们素来喜欢打着大义的旗号,所以这次嘉成帝也用大义对之。君父龙体抱恙,你敢说逼着他主持政务,敢说不需要批朱,只用内阁票拟即可。

  但凡敢应一句,前者是不忠不义不仁不孝,后者是妄图颠覆朝政,企图独揽朝权。

  这些大帽子太大,谁也背不起,只能这么着。

  于是,打从前朝灭亡之时,就泯灭于历史洪流的司礼监,再度粉墨登场。

  其实对于下面的一些小官来说,谁批朱真是不太重要。

  各部府衙还是那个府衙,该卯时点卯,还是卯时点卯,根本影响不了什么。

  就好比内阁两房的这些中书舍人,他们也许能明白阁老们内心深处的担忧,却不能感同身受,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往票拟之后,是送往乾清宫,如今则是送去司礼监。

  此时的司礼监并没有单独的府衙,就暂时搁在临着贞顺门附近,挨着城墙根的一排房子里。

  不过里面倒是气象万千,反正薛庭儴去送票拟时看过,该有的都有,什么都不差,完全不像是暂代的表象。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暂代就是个幌子,说白了就是嘉成帝感觉仅凭一人之力,斗不过这些大臣们,所以培植了一些帮手起来。

  前有锦衣卫无疾而终,后有司礼监横空出世。

  这两者可都是前朝皇帝集中皇权,对付官员们的两样大杀器。

  曾经梦里的薛庭儴研究过前朝灭亡之根本,除了党争之祸外,还有厂卫崩塌之因。什么东西都是物极必反,皇权太过,失去了扼制,就会独裁。而臣子们的权利过大,扼制了皇权,就必然会生乱。

  当是两者刚刚好,互相监督,互相牵制,方能开创太平盛世。

  这是基于薛庭儴两世的眼界与积累,才能看出这些利弊,不过很显然这一切很显然都不是现在的他能管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