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3 / 7)
及至前朝更新庶政,言路大开,又设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及通政使司,登闻鼓渐渐为人所淡忘。到大昌建朝以来,那登闻鼓虽还是沿袭前朝设于午门外,却并无专人管理,只是守着午门的禁卫军会定时派人打扫。
每天从午门进进出出的官员数不胜数,这登闻鼓不过就是个摆设。
可今日这摆设,却被人敲响了。
……
如今立在午门外的登闻鼓,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原本朱红色的鼓身已经褪色成了深褐色,而鼓皮也从浅黄变成了灰白。可它依旧立在那儿,见证了前朝的灭亡,见证了大昌的建立,见证了历代君王的生与死,也见证了这座百年帝都的风云变幻。
在那梦里,薛庭儴就像许多官员那样,从没有正式过这面饱受岁月沧桑的大鼓,可他今日看得很仔细。
他,其实本不想如此的。
识时务,懂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并不是自我勉励之词,不过是自我安慰之语。
蝼蚁尚且贪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聪明,那是蠢。
这与薛庭儴的理念不合。其实他并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到底还是不是自己,自打做了那个梦后,他的思想、心性、处事,许多都受到了影响。
也许之前确实憋屈,可薛庭儴并不以为然,不是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吗?
可这些想法却在一夕之间通通变了。
薛庭儴想起了毛八斗李大田担忧的眼神,想起老师紧皱的眉头,想起陈坚欲言又止的愧疚,想起了洪氏的那句连累,还想起了招儿明明担忧不已,却依旧强笑佯装无事的模样……
他,薛庭儴,出身微寒,不过是个乡下小子。
拜师于林邈,习得经义。
↑返回顶部↑
每天从午门进进出出的官员数不胜数,这登闻鼓不过就是个摆设。
可今日这摆设,却被人敲响了。
……
如今立在午门外的登闻鼓,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原本朱红色的鼓身已经褪色成了深褐色,而鼓皮也从浅黄变成了灰白。可它依旧立在那儿,见证了前朝的灭亡,见证了大昌的建立,见证了历代君王的生与死,也见证了这座百年帝都的风云变幻。
在那梦里,薛庭儴就像许多官员那样,从没有正式过这面饱受岁月沧桑的大鼓,可他今日看得很仔细。
他,其实本不想如此的。
识时务,懂时务,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并不是自我勉励之词,不过是自我安慰之语。
蝼蚁尚且贪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聪明,那是蠢。
这与薛庭儴的理念不合。其实他并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到底还是不是自己,自打做了那个梦后,他的思想、心性、处事,许多都受到了影响。
也许之前确实憋屈,可薛庭儴并不以为然,不是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吗?
可这些想法却在一夕之间通通变了。
薛庭儴想起了毛八斗李大田担忧的眼神,想起老师紧皱的眉头,想起陈坚欲言又止的愧疚,想起了洪氏的那句连累,还想起了招儿明明担忧不已,却依旧强笑佯装无事的模样……
他,薛庭儴,出身微寒,不过是个乡下小子。
拜师于林邈,习得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