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徒坤摇头,清惠跟着笑,“这不正是觉得名字和楹联都好,就这字不太挂的上去所以才来找阿弟。”

  司徒坤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让他题字。说是借林砚的名气,也是想借他的光。他打趣道:“看来皇姐这是要搞出大名堂来!”

  清惠笑而不答,“那阿弟帮是不帮!”

  “帮!”

  当然帮!他只有这么一个同胞姐姐,为了他放弃了少女时期情窦初开的恋人嫁给了镇北侯,为了他披挂上阵保住边关局势揭穿义忠亲王的阴谋,为了他失了子嗣膝下凄凉。就这么点女学之事,他如何会不应,如何会不帮呢?

  司徒坤招了戴权,“将朕的笔墨取来!”

  闻言,清惠两只眼睛亮了起来。

  这是苏瑾的志向,也是她的。这辈子她都不可能再去边关镇守杀敌了,但不代表她不能做其他的。苏瑾为她选择了另一条路,宛如甘霖将她心底那悔恨不甘几乎已经快要干涸的种子重新浇活了。

  有皇家帮忙,清惠的速度很快。

  三月,三味书院正是成立。甫一开门招生便名声大噪。

  你问为什么?鼎鼎有名的京城才子林砚取的名字,写的楹联;皇上亲手题的匾额;院长理事都是皇家女眷。这么大的排场能不名声大噪吗?

  就林砚所知,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最初只招到两个人。但因着三味书院的特殊优势,却并没有出现历史上的困居,反而不少官家女子入学。

  妙玉,黛玉是第一批。贾家三春随后也报了名,还有另外一个让林砚觉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人物——薛宝钗。

  是的,她入京了。

  原著中年龄模糊,还有多次矛盾之处,因而薛宝钗是在什么时候进京的,林砚说不好。此时非采选之年,薛宝钗十岁,薛蟠也不过十二。但香菱之事依旧发生了,还是去年发生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