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就知道……”陈若弱沮丧地说道:“拖了这么些日子,也没想到我的肚子会这么大,别说你了,就是我自己都不敢跟你去淮南道了,不过还是赴任要紧,等孩子要生了,你在这之前给京里递话,我听说地方官员一年有两个月的探亲假。”

  顾屿知道她误会了什么,但他到底没把陈青临的事情说出来,嘴角微微上扬了几分,他应了一声,又道:“最迟三个月,我就回来。”

  陈若弱抱着他的胳膊,紧紧地抱着,似乎怕一个不留神就能让他给跑了似的,顾屿侧过身,将她拢进了怀抱里。

  难得一夜无眠,隔日顾屿离京,正赶上了初冬第一场雪,下得不大,只是地上铺了层细细的小雪,看着颇有几分冷意,雪地路滑,陈若弱想去送行,也被这场雪给耽误了。

  西北军并非是由定北侯一人统御,本朝吸取前朝教训,军中权柄每五年轮换一次,主将之下兵员三年轮换,使得兵不认将,将不识兵,定北侯是西北军近五年来的统帅,而在他之前,是由老将蒙山掌权,蒙山之前的那位大将,则是在去年的战事中不幸阵亡。

  故而定北侯虽然在西北军中颇有几分势力,但绝到不了一手遮天的地步,顾屿也没有旁人想的那样紧张,轻车简从出了京城,就毫不犹豫一路向着西北而去。

  元昭帝将这件案子交给顾屿,自然也是有他的考量的,这其中的考量不可对人言,但顾屿两世为人,到底也能揣测一二,前世也就是如此,元昭帝临终怕黄氏外戚干政过多,为太子又择了两房身世极贵的侧妃,另封两家外戚势力,除此之外,亲命周仁子承父位,即相国位,又复顾氏爵,若非他坚辞不受,元昭帝甚至还想将最小的公主嫁给他做续弦。

  这么多的布置,全是为了太子铺路,一家外戚变三家,相国位大定,又有个名正言顺的国公从旁辅助,太子即便再是草包,也不可能会成为一家的傀儡,而他和周仁只要有那么一点头脑,就会帮着太子平衡朝堂,这一世虽然早了一点,但按照元昭帝的性格,提早做布置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是得利的那个人,区别只在于,前世的他已经是一具行尸走肉,得利不喜,损失不悲,今生他却要做那个稳稳抓住所有机遇的人。

  雪落即入冬,天越来越冷,陈若弱身上的衣服越裹越厚,连厨下都开始很少备冷盘,转而变成各种温香汤羹,冬日滋补,尤其是张老做的菜,每一样都似乎冒着宫里的精致烟火气。

  陈若弱起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直到有一日忽然想喝汤羹,却一时想不出名字来,只让管事传话的时候想着点,让张老自己试着弄,刚过一个时辰,汤羹端上,惊得陈若弱差点没跳起来。

  漂亮的瓷汤碗里漂浮着碎金色的鸡油脂,不见一丝热气,用汤勺拨开,能看到底下码放整齐的汤料,组成一个格外精致的形状,底下的汤料之多让人几乎怀疑是不是乱炖的汤水,可只要一勺连带着一点浮油喝下去,就会发觉是错了,这汤羹里既带着肉质的鲜甜,又蔓延着各种汤料融合在一起之后的奇异滋味,两者合二为一之后,美味地让人恨不得把锅端起来一口喝干。

  陈若弱惊,却不是为了这汤羹的美味惊,而是这汤羹她是喝过的,师父在西北那会儿天天念叨着这道被称做“金玉满堂”的鲜羹,她费了好半天的劲才给他找齐了食材,可他偏偏又不肯做,说这是先帝最爱的一道汤,即便是御厨,会做的也不多,而且不能擅自做,到最后还是背着人给她做了一回,香得她半个月之后,闻着自己身上,都似乎还残留着那天的汤羹气味。

  这个滋味,确实是金玉满堂没错,陈若弱只喝了一口,就再也没心思坐着喝汤了,她明明记得顾屿说过,宫里的御厨没有变动,但能做金玉满堂的御厨,至少都是伺候过先帝朝的老人了,莫非是十年之前,张老就在宫外头痴呆落魄了?

  陈若弱满腹的疑问,一直持续到了顾凝来找她,这些日子她和顾凝之间互相开导,互相安慰,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也没瞒着她,就把这事没什么遗漏地告诉给了她,顾凝起初也没大在意,当成闲话听的,可越到后来,脸色越是发沉,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她说道:“假如张老真的是御厨出身,我想,我知道他的来历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