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牵着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沉稳,一步一步拥她从鹿鸣台走下来。

  纵然前路是千山覆雪,岁暮天寒。

  (正文完)

  第七卷 番外篇

  第188章 不堪烟锁(一)

  这一场叛变如同锐烈的狂风, 因李元钧而起, 却未因李元钧的死而结束,余势肆虐着大周王朝的每一个角落。

  先是西三郡平定未几时, 后有北疆战火燎原, 此时京都朝廷又逢遭大变, 一时间大周百姓人心惶惶,更有包藏祸心者趁乱生事, 搅得四方无一处安宁。

  李氏宗室以及文武百官因这场叛乱而四分五裂,互相倾轧。

  好在武安侯傅谨之班师回朝,联合丞相沈鸿儒一文一武,以雷霆手腕镇住京城乱局, 于内宫连发律令,查抄六王爷一党部众余孽, 将参与叛变的世家高官连根拔起。

  换了血的朝堂铺上鲜红的地毯,檐牙高啄, 富丽堂皇的宫殿大敞朱门, 文武百官皆列其右,迎接年轻的皇帝一步一步走上帝位。

  这一天是二月十三,李言恪登基,称嘉旭帝, 年号为“定安”。

  定安元年, 嘉旭帝晋封武安侯傅谨之为定国公, 兼辅国将军,留任京都;国舅向义天为定国将军, 统领神机营,拱卫王城。傅、向两族长戟高门,荣极一时。

  蛮族部落的主君屠奴死于内斗兵变,由蛮族臣子以及大周皇帝共同认定新的主君乌都登位,乌都出使临京,朝参新帝,订下两国互通有无,永修于好的约定。

  嘉旭帝令鸿胪寺组织了一批学士、官员,组成典客团,前去蛮族传授中土文化。杨世忠位列其中,去往蛮族交流武艺,后任乌都亲卫武官,受到蛮族子民的爱戴,敬称其为“朗玛”,是能在春天带来甘露的神明之子。

  如此翻天覆地之变局,却不是百姓记忆最深刻的,民间坊中茶余饭后闲谈最多的当属此乱局当中,江湖人士前赴后继入京匡扶朝堂的义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