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4 / 7)
鞑靼心里苦。连年战争,拖累的不仅是承朝。承朝有前几代皇帝的积累,能够耗得起。但他们游牧民族耗不起。
本来他们想着,以历史规律,中原王朝该衰败了,他们也就不怕了。哪知道,这衰败的景象刚出现,就又好转了。
鞑靼难受,鞑靼想哭,鞑靼不想和中原王朝玩了。他们决定收缩战线,往西去欺负人。
西边的人好欺负。
北方游牧民族总是这样。中原王朝好欺负的时候就跑到中原打谷草,中原王朝强盛了把他们打跑了,他们就往西扩张。
其实他们曾经在西边占领过广阔的地盘,甚至打到了西边海岸线。
但是或许是祖祖辈辈受了中原王朝的影响,他们总觉得入主中原才是完成了祖辈的梦想,才是真正的占领了天地的中心。
中原王朝认为他们是蛮夷,草原王朝也认为西边的人是蛮夷。这一条鄙视链,影响着他们的决策。
鞑靼怎么做怎么想,承朝文武百官不想管。只要战争胜利了,短时间内,他们不用担心再耗费资源在北疆上就够了。
边疆安稳了,他们才有余力解决内政危机。
至于那些趁火打劫的小国家,承朝也暂时不想管了。先提高国力才是正事。
承朝的官员决定按照伟大的皇帝陛下的指示,学习鞑靼的先进经验,“先礼后兵”,先派一队军队保护使臣出使这些国家,中心含意是,吞掉的地给我吐出来,还需要赔偿我们的损失。
这些国家识相最好,不识相就继续扯皮拖延时间,拖到承朝能再次大规模兴兵开始。
华夏地大物博,只要有一两年风调雨顺,他们就能缓过气来。
至于说什么“失去的就算了”,或者“用钱买回来”之类的话,在卿昱整治了朝堂中的“求和派”之后,大臣们提都不敢提,深怕一句话没说对被卿昱打成卖国贼了。
↑返回顶部↑
本来他们想着,以历史规律,中原王朝该衰败了,他们也就不怕了。哪知道,这衰败的景象刚出现,就又好转了。
鞑靼难受,鞑靼想哭,鞑靼不想和中原王朝玩了。他们决定收缩战线,往西去欺负人。
西边的人好欺负。
北方游牧民族总是这样。中原王朝好欺负的时候就跑到中原打谷草,中原王朝强盛了把他们打跑了,他们就往西扩张。
其实他们曾经在西边占领过广阔的地盘,甚至打到了西边海岸线。
但是或许是祖祖辈辈受了中原王朝的影响,他们总觉得入主中原才是完成了祖辈的梦想,才是真正的占领了天地的中心。
中原王朝认为他们是蛮夷,草原王朝也认为西边的人是蛮夷。这一条鄙视链,影响着他们的决策。
鞑靼怎么做怎么想,承朝文武百官不想管。只要战争胜利了,短时间内,他们不用担心再耗费资源在北疆上就够了。
边疆安稳了,他们才有余力解决内政危机。
至于那些趁火打劫的小国家,承朝也暂时不想管了。先提高国力才是正事。
承朝的官员决定按照伟大的皇帝陛下的指示,学习鞑靼的先进经验,“先礼后兵”,先派一队军队保护使臣出使这些国家,中心含意是,吞掉的地给我吐出来,还需要赔偿我们的损失。
这些国家识相最好,不识相就继续扯皮拖延时间,拖到承朝能再次大规模兴兵开始。
华夏地大物博,只要有一两年风调雨顺,他们就能缓过气来。
至于说什么“失去的就算了”,或者“用钱买回来”之类的话,在卿昱整治了朝堂中的“求和派”之后,大臣们提都不敢提,深怕一句话没说对被卿昱打成卖国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