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是他的弟子?

  怎么是他那个出身迁安,家里跟东南沿海八竿子扯不上关系的弟子?

  好像……他跟海也有点关系。他这些日子不是正醉心锦衣卫平倭的连环画?还说日本国对大明不敬,要找人测量水文气象,寻个能攻伐其国的时机……

  这召的才、要的书,细想来真像是与平倭有关的。这痴儿不会画连环画入了迷,要撺掇着皇上建船队、建海军,一步步弄到要攻打日本国吧!

  李阁老心思复杂地想着弟子,徐浦、刘健二人也神色莫测地盯着他。

  当初他为了弟子请托,在翰林院找人画《王窈娘琵琶记》时,徐刘二人都还是侍读、侍讲学士,当然也知道他是怎么拉人的。

  这两人性情端方严肃,没加入写手队伍,可几年来都是亲眼看着《锦衣卫》在翰林院里星火燎原,听着兼职作者们从单纯写锦衣卫办过的案子到杀伐心大起,讨论用什么样的船队能突破海上风浪,荡平日本国……

  崔燮请皇上下诏求海外人才,真不是为了平倭做准备?

  他有这念头,真不是老师教的?

  两位阁老在小朝后就把李东阳逼住,问他到底有没有出海伐倭之意。

  李老师委屈。

  李老师可没想过提兵百万荡平倭国,崔燮跟他讲自己的理想时,他还劝崔燮别着急,等当了首辅再说呢。进谏之事都是这弟子自做主张干出来的,能怪谁呢?

  当然还是得怪老师。

  大明的师生身份犹如父子,弟子在外头干出什么事来,老师都得担几分责任。

  李老师担心崔燮一时冲动,钻了灭日本国的牛角尖,便亲自来找他,问他究竟是不是在为征倭做准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