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也看出一本了,看,那是老子,咦,这名字怎么像是骂人?喊谁老子?谁是谁老子?”

  “哪里,哪里,啥老子?”

  老肖扶额,感觉被一万点暴击了。这些混球,这嘴巴怎么就没有说好话的时候?不过怪谁呢?他好像没法子要求他们懂,也不可能懂啊。老话怎么说来着?文盲不是错,半吊子文盲最可怕。嗯,好像是这样的。

  “好了,不懂装懂还嘚瑟上了,看看,闹笑话了吧。上回不是说了嘛,什么子,什么子的,那是尊称,人家孔子,列子,荀子,韩非子都是子,要你这么说,人都是儿子不成?”

  老肖和老兵在一起时间长了,这说话也粗的很,看看,连儿子都出来了,这其实和人家说老子没啥差别,也就他自己不觉得。这要是让什么大儒听见他这么形容那些圣人,估计能直接吐血昏迷不可。

  哦,这会儿大儒没有,童生有一个,你别说,人家这会儿也被镇住了,一开始被惊住,那是因为他从没有想过,这样一个犹如文教荒漠的山村里,随便出来个干粗活的大汉,居然也能认识几个字?

  特别是老肖,更是让他神色诧异的很。世人知道孔子,老子不稀奇,韩非子,荀子真读过几本书的,或许也多有涉猎,可是列子就不一样了,列子御风,那可是先秦道家人物和典故,既不在科考范围,也不在寻常读本中着墨细说的,这人居然也能知道,这很能说明老肖的知识面。

  杨七郎那个高兴啊,有心攀谈一二,想着万一真是个有学识的人物,那自己以后在这就有了精神交流的对象,每日里相互切磋学问,一定能有所进益,想想都觉得到时候日子过得一定很不错。可随即又被老肖的儿子言论给吓了个半死,在看看这周边其他人这老子儿子的浑说,突然又没了说话的**。

  他还能说啥?已经看透了本质啊!望天,代沟太大,没法填!

  第123章 有个文人的好处

  杨七郎的宅子,一开始咱们就说了,在山村通往码头的通道附近,在老肖家的北面石山的山脚,一处横向狭长的地方,坐东北而面西南。东南方最靠近那恍若山寨大门的是学堂,一个大大的屋子,有寻常两间大小,开窗颇多,虽然不利于冬日取暖,却兼顾了光亮,里头桌椅都已经齐备,是村中人自己做的粗糙货,虽然不中看,却结实的很。

  学堂屋子的外头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大门一左一右种植着移栽来的桃树和李树,这是寓言桃李芬芳的意思,可见大家伙儿对这个学堂的期待有多高了。此外,还有一口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寻摸来的小钟,挂在桃树上,平日里刻用来做孩子们上下学的提示,若是遇上急事,这一口小钟,事实上也能作为全村集合的示警之物,十分的实在。

  至于杨七郎的宅子?在学堂的西北处,只隔着一堵半人高的土墙。三间正房建的也算是宽敞,虽然说院子不大,只和屋子差不离,屋舍也是土砖木头制成,连着屋顶也一并是茅草,可水泥铺过的地面,摸过的墙,连着院子北面围墙边另搭的厨房都和屋子一般被摸了一遍,看着就十分的干净整齐,院子一角堆积着好大一堆的木柴还被草帘子遮盖起来防雨。水缸等一应事物也置办的十分妥帖。

  屋子里左右两间卧室,火炕齐备不说,连着内外室都已经做好了简单的竹木隔断,被隔开的每个小间怎么也能有十平米上下,别说这三个人住了,就是杨七郎在这里有了孩子,也不怕没地方安置,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些村人是十分希望这先生能长久在这里安居的。

  因为前些时候已经分送过来了不少东西,杨七郎的母亲一个人慢慢的摸索着,也已经将这屋子收拾的十分齐整,家具什么的,也请人帮忙安置妥当,这会儿杨七郎夫妻过来,直接就是个拎包入住的节奏,十分的方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