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5 / 7)
打击太大,做灯笼的兴致骤然下降50个百分点,眼皮子都往下耷拉了,即使重新糊上了红纸,灯笼看着也有了点模样,也不能让大家伙儿高兴起来,总觉心里发毛,赶紧的,烧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边心疼,一边眼睛不住的往四下里看,生怕突然窜出来什么脏东西。
看着孩子们这样,老肖有点后悔,没事儿自己整什么幺蛾子,这下好了,出岔子了吧。为了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没法子,只能来第二招-做元宵,好歹这是吃的,不是说吃甜的能让人有幸福感嘛,赶紧的平复一下心情。
糯米粉这东西老肖家有吗?没有也能有啊,所以这做起来自然也是听方便的,可问题又来了,材料没问题,可做多少呢?做的少了,白瞎了这么一番折腾,做多了,日日吃,是不是也太奢侈了些?现在他们的人设可是山民……
“大伯,这么多……吃到开春嘛?”
“不用,等着做完了,一会儿我出去一趟,给陆大郎他们几个每家送点过去,好歹也能算是走亲戚了。”
走亲戚这个词真是不错,过了个冷清年的几个孩子眼睛都重新开始亮了起来,可惜这亮也是白亮,因为老肖不可能带着他们一起去,大雪天的,爬山走亲戚,可不是这么几个豆丁能受的住的事儿。所以最终,老肖那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事儿还得自己干。
不过好在,送东西上门的时候获得的笑脸很能安慰人。像是陆大郎,那大手拍的老肖肩膀都快青了,那激动的样子,就好像送的是金子一般。
“老肖,你这送的,你咋知道我娘牙口不好呢,这么大雪天的送这团子来,真是……好兄弟,好兄弟啊。”
“这不是马上就是元宵节了嘛,自家多做了,大家一起尝尝,看看我的手艺咋样。”
“哪还用等什么正月十五啊,明儿就吃,看着就细,这么好的粮食,也就是你了,舍得这么瞎整。不对,今儿晚上就吃,蒸着就成吧,你这东西做的太细巧,看着一口都能下去三四个,我都不敢拿了。”
等等,有什么事儿不对,什么叫蒸着吃?……难道……他不知道元宵?老肖有点懵,忙不迭的问:
“元宵节吃元宵,怎么你不知道?不会吧。”
“咦,难道是有什么说头?十五除了看灯还有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赶紧,你给说说,到底咋说的?我们山里人在外头的人看来就是野人,还真是少见识了。”
陆大郎一脸的茫然,这表情瞬间让老肖回忆起做元宵的时候方言兄妹有点茫然的样子,难道他真弄错了?这东西这个时候没有?
确实,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应时的食物也是从宋朝开始的。顺带因为这个节,定下了这个食物的吗,名称,这很符合客观规律。
↑返回顶部↑
看着孩子们这样,老肖有点后悔,没事儿自己整什么幺蛾子,这下好了,出岔子了吧。为了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没法子,只能来第二招-做元宵,好歹这是吃的,不是说吃甜的能让人有幸福感嘛,赶紧的平复一下心情。
糯米粉这东西老肖家有吗?没有也能有啊,所以这做起来自然也是听方便的,可问题又来了,材料没问题,可做多少呢?做的少了,白瞎了这么一番折腾,做多了,日日吃,是不是也太奢侈了些?现在他们的人设可是山民……
“大伯,这么多……吃到开春嘛?”
“不用,等着做完了,一会儿我出去一趟,给陆大郎他们几个每家送点过去,好歹也能算是走亲戚了。”
走亲戚这个词真是不错,过了个冷清年的几个孩子眼睛都重新开始亮了起来,可惜这亮也是白亮,因为老肖不可能带着他们一起去,大雪天的,爬山走亲戚,可不是这么几个豆丁能受的住的事儿。所以最终,老肖那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事儿还得自己干。
不过好在,送东西上门的时候获得的笑脸很能安慰人。像是陆大郎,那大手拍的老肖肩膀都快青了,那激动的样子,就好像送的是金子一般。
“老肖,你这送的,你咋知道我娘牙口不好呢,这么大雪天的送这团子来,真是……好兄弟,好兄弟啊。”
“这不是马上就是元宵节了嘛,自家多做了,大家一起尝尝,看看我的手艺咋样。”
“哪还用等什么正月十五啊,明儿就吃,看着就细,这么好的粮食,也就是你了,舍得这么瞎整。不对,今儿晚上就吃,蒸着就成吧,你这东西做的太细巧,看着一口都能下去三四个,我都不敢拿了。”
等等,有什么事儿不对,什么叫蒸着吃?……难道……他不知道元宵?老肖有点懵,忙不迭的问:
“元宵节吃元宵,怎么你不知道?不会吧。”
“咦,难道是有什么说头?十五除了看灯还有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赶紧,你给说说,到底咋说的?我们山里人在外头的人看来就是野人,还真是少见识了。”
陆大郎一脸的茫然,这表情瞬间让老肖回忆起做元宵的时候方言兄妹有点茫然的样子,难道他真弄错了?这东西这个时候没有?
确实,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应时的食物也是从宋朝开始的。顺带因为这个节,定下了这个食物的吗,名称,这很符合客观规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