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3 / 7)
太后其实就是那么一问,若说有什么目的,不过是让她把话说完了再做反应。
宪王妃却误以为太后被她说动了,十分积极地献宝:“按规制,太子能有两名侧妃,我帮他相的就是这两个人选。一个是程首辅家的小孙女,一个九门提督的庶女。”
其姝一听就明白了,宪王妃这是故技重施,表面看着都是极好的人选,其实内里包藏祸心。
程家的煊赫人人皆知,父子两代首辅,辅佐了三代帝王。
尚家虽然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其实已逐渐退出朝廷核心,就是这代出了尚永安这个阁老,他在内阁排行最末,当然比不得炙手可热的首辅。
程家那位小孙女父亲是长子嫡孙,现任首辅是她的亲祖父。
其姝并不是永定侯府长房,爵位与她父亲无关,尚永安又只是叔父,就算她身上有个女伯爷的爵位,可那不过是论功行赏,根本没有实职,在朝廷也没有任何影响力。
正妃的出身被侧妃比下去,侧妃未必服气,正妃又压制不住,一点风吹草动,东宫的后院便不得安宁。
将来裴子昂继位时的皇后之位少不得也要有争端。
表面上帮着找来大助力,其实闹得人家宅不宁,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好心。
至于九门提督家,虽不知到底是哪一位庶女,其实也不重要。只看九门提督是做什么的——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与门禁。
裴子昂本来就是玄衣卫出身,当了太子后卸了副指挥使的职位,皇帝却没把他的权力收回来。
皇帝亲卫受他管,再有个等着他赏前程的九门提督岳父,这是生怕他嫌皇帝活得太长了打算造反夺位却没有助力,特地往他手里递刀子?
皇帝得多缺心眼才能答应?
可就算不答应,见了折子也要疑心,本就不是亲生父子,有了嫌隙也更不容易修补。
↑返回顶部↑
宪王妃却误以为太后被她说动了,十分积极地献宝:“按规制,太子能有两名侧妃,我帮他相的就是这两个人选。一个是程首辅家的小孙女,一个九门提督的庶女。”
其姝一听就明白了,宪王妃这是故技重施,表面看着都是极好的人选,其实内里包藏祸心。
程家的煊赫人人皆知,父子两代首辅,辅佐了三代帝王。
尚家虽然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其实已逐渐退出朝廷核心,就是这代出了尚永安这个阁老,他在内阁排行最末,当然比不得炙手可热的首辅。
程家那位小孙女父亲是长子嫡孙,现任首辅是她的亲祖父。
其姝并不是永定侯府长房,爵位与她父亲无关,尚永安又只是叔父,就算她身上有个女伯爷的爵位,可那不过是论功行赏,根本没有实职,在朝廷也没有任何影响力。
正妃的出身被侧妃比下去,侧妃未必服气,正妃又压制不住,一点风吹草动,东宫的后院便不得安宁。
将来裴子昂继位时的皇后之位少不得也要有争端。
表面上帮着找来大助力,其实闹得人家宅不宁,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好心。
至于九门提督家,虽不知到底是哪一位庶女,其实也不重要。只看九门提督是做什么的——负责京城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与门禁。
裴子昂本来就是玄衣卫出身,当了太子后卸了副指挥使的职位,皇帝却没把他的权力收回来。
皇帝亲卫受他管,再有个等着他赏前程的九门提督岳父,这是生怕他嫌皇帝活得太长了打算造反夺位却没有助力,特地往他手里递刀子?
皇帝得多缺心眼才能答应?
可就算不答应,见了折子也要疑心,本就不是亲生父子,有了嫌隙也更不容易修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