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4 / 7)
初哥儿重重点头,很是受教的样子。
晚上赵群回来跟初哥儿在书房谈了许久出来,玉彤便没再问了,在内宅她是样样都懂,至于朝政这些她不懂,也不会多嘴。
正逢皇后千秋,玉彤和信郡王妃还要忙着准备节礼,往宫里送的东西,宁可不要多么出挑,但一定要贵重,不出错。
信郡王妃逐渐开始让媳妇管家了,第一是儿媳妇进门也这么多年了,人品性还是不错,也不是那等担不起事情的人,二来儿媳妇毕竟生了四子一女,如果还是自己这个婆婆掌权,到时候随着初哥儿长大,母亲手上还没有一点权力,恐怕他对自己这个祖母也有意见。
跟皇后选千秋礼也有意头,松柏长青、仙鹤祝寿都是好的,但是又是烂大街的。
“东珠一颗,用紫檀 盒子装着。再各色布匹,每类十二匹、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玉彤迅速拟好单子给婆婆看。
信郡王妃点头:“你拟的不错,就按这个单子让他们在库房去拿出来再装好。”
她看了一眼玉彤,现在有些庆幸,还好当时没让玉珠进门,要不然这些事情她不知道要教多久,并不是说玉珠笨,而是她总是畏手畏脚。做多了怕人说,做少了也怕人说。
想起玉珠她眼眸一暗。
玉彤问道:“怎么了?母妃,可是身子不大舒服?”
信郡王妃摇头:“我是在想你玉珠妹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年纪还轻,现在就这么一个人过,难啊。别看现在好像很逍遥,那是因为她母亲还在世,庶兄还算厚道,以后就不好说了。更何况她无子,这些嫁妆按照道理还得归还娘家,庶兄们过的好也就罢了,若是过的不好,她的那些东西怎么保得住?”
她作为姨母倒是真的挺心疼几个姨侄女,就是因为玉晴的事情后,她就没怎么管过娘家,但事情又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自家也儿孙满堂,她想起玉珠也觉得可怜,毕竟她不像她母亲和姐姐,从来也没做错过什么。
玉彤也知道婆婆心软了,不过她觉得玉珠的事情最好少管为妙,但当着婆婆的面,她还要一副赞同的模样。
“您说的是,她老这个一个人也不是一回事。但是若真要选人,又要慎之又慎,若是第二次不好了,还不如一个人过。”
儿媳妇的话也言之有理,本来还打算替玉珠找人的心思也歇了,找个好的,夫妻二人和和美美的也就罢了,若再找个不合意的,那岂不是怪自己。
↑返回顶部↑
晚上赵群回来跟初哥儿在书房谈了许久出来,玉彤便没再问了,在内宅她是样样都懂,至于朝政这些她不懂,也不会多嘴。
正逢皇后千秋,玉彤和信郡王妃还要忙着准备节礼,往宫里送的东西,宁可不要多么出挑,但一定要贵重,不出错。
信郡王妃逐渐开始让媳妇管家了,第一是儿媳妇进门也这么多年了,人品性还是不错,也不是那等担不起事情的人,二来儿媳妇毕竟生了四子一女,如果还是自己这个婆婆掌权,到时候随着初哥儿长大,母亲手上还没有一点权力,恐怕他对自己这个祖母也有意见。
跟皇后选千秋礼也有意头,松柏长青、仙鹤祝寿都是好的,但是又是烂大街的。
“东珠一颗,用紫檀 盒子装着。再各色布匹,每类十二匹、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玉彤迅速拟好单子给婆婆看。
信郡王妃点头:“你拟的不错,就按这个单子让他们在库房去拿出来再装好。”
她看了一眼玉彤,现在有些庆幸,还好当时没让玉珠进门,要不然这些事情她不知道要教多久,并不是说玉珠笨,而是她总是畏手畏脚。做多了怕人说,做少了也怕人说。
想起玉珠她眼眸一暗。
玉彤问道:“怎么了?母妃,可是身子不大舒服?”
信郡王妃摇头:“我是在想你玉珠妹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年纪还轻,现在就这么一个人过,难啊。别看现在好像很逍遥,那是因为她母亲还在世,庶兄还算厚道,以后就不好说了。更何况她无子,这些嫁妆按照道理还得归还娘家,庶兄们过的好也就罢了,若是过的不好,她的那些东西怎么保得住?”
她作为姨母倒是真的挺心疼几个姨侄女,就是因为玉晴的事情后,她就没怎么管过娘家,但事情又过去了这么多年,现在自家也儿孙满堂,她想起玉珠也觉得可怜,毕竟她不像她母亲和姐姐,从来也没做错过什么。
玉彤也知道婆婆心软了,不过她觉得玉珠的事情最好少管为妙,但当着婆婆的面,她还要一副赞同的模样。
“您说的是,她老这个一个人也不是一回事。但是若真要选人,又要慎之又慎,若是第二次不好了,还不如一个人过。”
儿媳妇的话也言之有理,本来还打算替玉珠找人的心思也歇了,找个好的,夫妻二人和和美美的也就罢了,若再找个不合意的,那岂不是怪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