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葳蕤挑眉,“仪君此话怎讲?”

  “孤本与先生说好,由先生来承办孤的成人宴,依照先生的手艺,此事再好不过了。但是无奈亲王古板,固守教条,孤那日与之商榷时,他反对后,便提出让他名下的汇贤堂和先生比上一场,若是赢了,那便依了孤,由先生承办皇家宴会,倘若不敌,此事便作罢,改由汇贤堂承办。”

  这中间因着有这样的曲折和赌注,汇贤堂才会因为一则市井传言就要同人比试,能够得到承办宫里那位的宴会,对于哪个饭店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林葳蕤知道,汇贤堂自然也知道。

  第112章 癸丑年小暑·何而归

  关于北大学潮的处理结果, 国会商讨之后, 既释放被捕学生后,又给出了一个较为温和的安抚方案,首先是撤掉了当日的北平警察厅总长曹儒林的职位,也就是当日指示开枪的总长以安民心, 另调任了一人。

  再有便是当日参与学潮的学生档案将不会有此次的污点, 另赔偿学生医药费等。虽然此二项措施都有避重就轻的嫌疑,但是比起从前政府完全置之不理的做法,如今的民国中央政府还是给人一种全新的面貌。

  就连那些愤慨不已的学生都表示接受这两项措施了。至于在这期间,撤了个警察厅厅长损害了谁的利益, 又是哪一方势力的声望再一次骤降, 那便不是国会会考虑的事情了。然而引起大范围讨论的,竟然是教育部低调发布的关于北大的又一附加处理结果,一则任命被公诸于世:留洋五年的林葳蕤即将成为北大农学院院长,任期不定。

  让一个从未有任教经历、甚至年纪同学生差不多的人来担当北京大学这样一所大学的一院院长, 尽管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他的赫赫学历,尽管那令绝大多数人感到惭愧羞愧的学历让大部分不满任命的人都打算观察一番再说, 但还是有小部分“天之骄子”认为林葳蕤难当此任。

  有人为此甚至写了联名反对信寄给了教育部来质疑他, 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反对理由便是林葳蕤是个商人,还是个开饭店的。让一位饭店老板当院长, 说出去, 实在是有辱北大的格调和学风。当然他们还列举了其他适宜任教的老先生, 无不都是年龄高、声望高的大儒。

  但是这些人哪都好, 就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农学知识教育。大多都是文学上的成就。这样的人, 比起林葳蕤,更加难堪大任。由此可见,这些信誓旦旦提出反对意见的学生,其实大都不是农学院。理所当然,这封信的意见并未被采纳。这些学子尚且没来得及指责政府的政治黑暗,不纳民意,就被一则新闻打肿脸。

  “快报!快报!今日的早报,一个铜板一份!中央农事试验场试种’奉天二号‘亩产翻倍!”

  这无疑是个举国振奋的消息,短短不到一天,便被全国上下的各大报小宝转载刊登。在这样的年岁,连黄金都不保值,唯有粮食,能够让人民吃饱的粮食才是最保值的东西!才是最稳定民心的东西!

  这下就连那些质疑林葳蕤过于年轻的人都退避了去,不再发表反对言论。当然这并不表示,他们被他的能力和现实说服了,而是风头过盛,再多说些什么反而会招来骂名。但是等着看吧,等他们抓到林葳蕤的把柄,他们便会再次急吼吼地站出来,高高在上地宣告举世混浊我独醒的言论。毕竟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有些生活在阴暗处的人只会觉得刺眼,虚假,进而诋毁、毁灭。

  此次召开国会,除了处理**外,还有便是各方吵了许久的借款案。最后国会宣布废除了这一因为越过国会签署而判定违法的总统借款案。至于没了借款,中央的钱从哪来,他们还在吵。听说为了省钱,议员们吵架也不敢拍桌子扔椅子了,原因是这都是国家财产,损坏了是要赔偿的。大佬们不是没钱,而是赔偿事小,面子事大。甚至有些个议员私底下还不着调地表示,贫穷限制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