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氏回去后跟杨律嘀咕:“我真是少见表妹这样疼女儿的。安姐儿才几个月大,人家这就开始忙着给她预备嫁妆了。你要说玉莲妹子疼爱桃良吧,那是因为她只有这一个女孩儿,不给她给谁呢?表妹可是还有两个儿子呢!我看她买起珠子宝石都是整盒的买,这两日每日都有近万两的开销。听她的意思,这些都是给安姐儿预备的。她这样大手笔,也不想想两个儿子将来怎么办?”

  闻言,杨律无奈的摇摇头:“那天刚夸了你,今儿又犯老毛病了。表妹花的是自家银子,又没用你的,你看你着什么急?表妹又不是那种心里没谱的,这样做自有她的道理。再者,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只要有了嫡女,都是从小就开始给女儿积攒嫁妆。小到针线布头大到田庄地铺,吃的喝的用的样样俱全。咱们家以前家底薄就算了,如今也算是有些家底,你也趁着这个机会多给芳姐儿采买些金银珠宝,将来嫁到婆家这些都是她的底气。”

  许氏连忙点头附和:“知道了,我这不是跟着买了不少吗?”说完便拿自己买的几盒子东西给他看,心里却是舍不得将这些都给女儿的。她虽然也疼女儿但是心里总觉得女儿将来是要嫁人的,因此只愿分出一小部分来给芳姐儿,剩下的预备将来留给儿孙。

  杨律打眼一扫,见那些都是些一般货色,知道她心疼银子,心里也清楚她有些偏爱长子。因此嘴上虽然没说,暗地里却自行采买了两盒子水头极好的宝石珍珠加上以前攒的一些托给悠然保存,预备给芳姐儿将来出嫁时用。

  悠然见到东西还有些疑惑:“既然是给芳姐儿的,怎的不让表嫂收起来,巴巴的放到我这里?”

  杨律叹口气:“唉,你表嫂的性子你还不知道?一向有些偏宠铭儿,这些东西要是放在她那,以后芳姐儿还不知能得多少呢?还是你先帮忙收着,等将来芳姐儿出阁时我直接放到她的嫁妆里,省的啰嗦。”

  杨律说的也是世间常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多少年来人们受这种思想熏陶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悠然也无法去改变,只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对这些女孩儿们更好一些。

  悠然不断的找事情给自己做,每每都是到深夜才睡,没有多久因怀孕而略微丰满的身材又重新瘦了下来。因为她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只要一有空闲,她就会忍不住担心出征在外的沈泽。

  虽然这不是沈泽第一次出征,但却是最让她挂心的一次。好在一个月后她就收到了沈泽的来信,信上说他已经平安抵达,让她不要牵挂。

  第五百一十章 回归

  要说不牵挂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悠然一向是个感情内敛的人,又当着孩子们的面,自然不会每日愁苦不已,每日都尽量保持着温和处事。

  一岁以内的小孩子是长的最快的时候,几天不见就会变个样子。也幸亏有安姐儿这个小妞妞每日都搞一些稀奇古怪的状况牵制了悠然的大部分精力。再加上两个小子虽然还算听话,但是搁不住男孩天性就爱调皮捣蛋,常常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悠然又觉得他们如今快到叛逆期了,每日也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和他们交流一番。

  再加上一些人情往来等琐事,时间就在不经意间一下到了年底。沈泽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封信,信上说他们已经将澜沧国的来敌打退到安南国境内,大康如今已是无忧。只是朝廷对于南安太子想要大康帮助收复失地的请求一直未置可否,因此战事才胶着了起来。

  从沈泽的来信上看,打败澜沧国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至于其他的事情,如果说西南战事是大康刻意如此,那么西北那里就真的是陷入了僵局。悠然从朝廷邸报和一些小道消息上大体拼凑了一些西北的局势:原本,西北边境经过几年前的那场战争,就变的荒凉许多。当地百姓都想方设法的逃到了关内,留下的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致使当地兵源严重短缺。朝廷的援兵虽然已经到了,但是长途跋涉之下身体疲惫,加上水土不服,许多将士到了西北就病倒了。因此西北统帅也只是拼尽全力收复了些许失地,想要彻底打退来犯,短时间内还很难做到。

  如此局面之下,朝中能打仗的将帅本就不多,除去几个老弱病残的,真没几个可用之才,因此不管那位心底如何猜忌,他都不能在此时对沈泽下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