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6 / 7)
恒远摇摇头:“非也,正因为玄素道长心外无物,才能一念仁明,视万人为万事,分可为与无为,纵使孑然身在红尘里,心有尺称便是清静安定。”
玄素反问:“那么恒远大师的道是什么?”
恒远微微一笑,声音很轻,一字一顿:“佛渡有缘客,我渡无缘人。”
他手里那串紫檀木佛珠染了血,纵然已经被擦洗过,刻痕凹陷处仍有暗红残留,此时在僧人白净的指间轻轻拨动,仿佛转过一个个轮回。
有缘客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缘人则苦海无涯罪无可恕。
佛祖虽慈悲,却也有渡不得的冥顽不灵之辈,故生怒目金刚相,以杀止杀,斩业断罪。
玄素一怔。
“我入门之时,曾问过师父三个问题,他说让我自己去想清楚才算明白,这一想就是八年……”恒远望着他的眼睛,“斩业绝妄者方能放下屠刀,饮恨苦海者始知回头是岸,我入地狱只为救苦救难。既如此,金身虽在伽蓝,佛祖却在本心,只要贫僧心有渡厄之念,纵身染因果,亦是我佛中人。”
玄素欲言又止,他想不出自己能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恒远笑道:“玄素道长认为这是邪说?”
“道不同,或许不相为谋,然而天下众说纷纭,但无所罪,何谈正邪对错之分?”玄素肃然道,“恒远大师之道,唯有自己好自为之,外人皆无从置喙,玄素惟愿大师谨记本心,不负‘阿弥陀佛’。”
恒远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个人是跟赵冰蛾与西佛像极了,又似乎一点也不像。
玄素有赵冰蛾的风骨傲气,却无她的偏执自负;他有色空的仁善慈悲,却无他的枯禅静心。
他就像一根青竹,自冬雪泥壳下破土而出,生得迎风劲骨,内有明节在心,一段段是非自在清明。
东道端涯道长去得太早,恒远只有幸见过他一两次,本已模糊的印象在此时渐渐清晰,与玄素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返回顶部↑
玄素反问:“那么恒远大师的道是什么?”
恒远微微一笑,声音很轻,一字一顿:“佛渡有缘客,我渡无缘人。”
他手里那串紫檀木佛珠染了血,纵然已经被擦洗过,刻痕凹陷处仍有暗红残留,此时在僧人白净的指间轻轻拨动,仿佛转过一个个轮回。
有缘客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缘人则苦海无涯罪无可恕。
佛祖虽慈悲,却也有渡不得的冥顽不灵之辈,故生怒目金刚相,以杀止杀,斩业断罪。
玄素一怔。
“我入门之时,曾问过师父三个问题,他说让我自己去想清楚才算明白,这一想就是八年……”恒远望着他的眼睛,“斩业绝妄者方能放下屠刀,饮恨苦海者始知回头是岸,我入地狱只为救苦救难。既如此,金身虽在伽蓝,佛祖却在本心,只要贫僧心有渡厄之念,纵身染因果,亦是我佛中人。”
玄素欲言又止,他想不出自己能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恒远笑道:“玄素道长认为这是邪说?”
“道不同,或许不相为谋,然而天下众说纷纭,但无所罪,何谈正邪对错之分?”玄素肃然道,“恒远大师之道,唯有自己好自为之,外人皆无从置喙,玄素惟愿大师谨记本心,不负‘阿弥陀佛’。”
恒远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个人是跟赵冰蛾与西佛像极了,又似乎一点也不像。
玄素有赵冰蛾的风骨傲气,却无她的偏执自负;他有色空的仁善慈悲,却无他的枯禅静心。
他就像一根青竹,自冬雪泥壳下破土而出,生得迎风劲骨,内有明节在心,一段段是非自在清明。
东道端涯道长去得太早,恒远只有幸见过他一两次,本已模糊的印象在此时渐渐清晰,与玄素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