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7)
沈婉在信里用无比愤怒的语气说,萧玉琅太不把沈家放在眼里, 年前带人去苏州沈家老宅砸门欺负自己,现在又指使人买通苏州府衙的雷司狱,不但想让自己吃官司,还想让自己好不容易开起来的沈记绸缎庄关门。
想起这样的人以后要执掌萧家跟自己, 跟沈家为敌, 她不禁为自己, 为沈家的将来担心。
最后,她提到了苏州的两位大粮商石大户和祝大户来见自己,恳求她帮忙, 能让他们的粮销往京城, 并说若是沈婉愿意帮忙, 他们情愿跟沈家三七分账。她恳请其父考虑下他们的提议。
沈婉的信上虽然没有明说让石大户和祝大户取代跟沈家合作的萧家, 但是沈昌如何不明白女儿的意思。
沈家现如今只跟萧家合作了粮食生意, 靠着沈家三房沈吉是户部的侍郎,帮着萧家把粮食卖到了京畿地区, 萧家售卖往北运送的粮食赚到的银子, 跟沈家二八分账。萧家得八,沈家得二。
这个条件被沈家接受,是基于萧家跟沈家是姻亲关系, 沈婉嫁给了萧家嫡长孙萧玉琅为妻。
后来两人和离了,沈家还继续跟萧家保持合作关系,不过是因为萧家好歹也是金陵四大望族之一,两家关系也没有因为沈婉跟萧玉琅和离变得多差。
沈昌继任族长之后,处理沈氏跟其他家族的关系,以及家族内部的事宜,还是秉持着“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条原则。
所以,就算后来萧延禄和萧玉琅父子上沈家来要求抱走君珮,沈昌出于家族利益考虑,也没有用这个来要挟他们,让他们放弃君珮。最后还是老太太的妙语堵住了他们的嘴,让他们知难而退。
甚至因为萧家放弃了要走君珮,沈昌还想维持着两家合作的买卖,作为一种对萧家的补偿。
但女儿沈婉的来信,旧事重提,提到了萧玉琅去苏州沈家老宅砸门搜屋这件旧怨,以及现在萧玉琅指使人意图陷害女儿“通倭”的新恨。
点明了萧玉琅对她,对沈家包藏祸心,这样的人将来继承了萧家的族长之位,对她和沈家都是一种威胁。
那么再跟萧家合作,那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儿吗?
如果光是牵涉到女儿的安危,沈昌从一个族长的角度出发,那他还有可能选择维护沈家的利益,以家族利益为重,不会跟萧家断了合作的关系。当然,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女儿。
可是,萧玉琅包藏祸心对付女儿,他如果只是个普通的萧家人也就算了,一个人对沈家也不见得多有害。可他以后要继承萧家族长之位,他对女儿如此有敌意,难保他不对沈家有敌意。
↑返回顶部↑
想起这样的人以后要执掌萧家跟自己, 跟沈家为敌, 她不禁为自己, 为沈家的将来担心。
最后,她提到了苏州的两位大粮商石大户和祝大户来见自己,恳求她帮忙, 能让他们的粮销往京城, 并说若是沈婉愿意帮忙, 他们情愿跟沈家三七分账。她恳请其父考虑下他们的提议。
沈婉的信上虽然没有明说让石大户和祝大户取代跟沈家合作的萧家, 但是沈昌如何不明白女儿的意思。
沈家现如今只跟萧家合作了粮食生意, 靠着沈家三房沈吉是户部的侍郎,帮着萧家把粮食卖到了京畿地区, 萧家售卖往北运送的粮食赚到的银子, 跟沈家二八分账。萧家得八,沈家得二。
这个条件被沈家接受,是基于萧家跟沈家是姻亲关系, 沈婉嫁给了萧家嫡长孙萧玉琅为妻。
后来两人和离了,沈家还继续跟萧家保持合作关系,不过是因为萧家好歹也是金陵四大望族之一,两家关系也没有因为沈婉跟萧玉琅和离变得多差。
沈昌继任族长之后,处理沈氏跟其他家族的关系,以及家族内部的事宜,还是秉持着“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条原则。
所以,就算后来萧延禄和萧玉琅父子上沈家来要求抱走君珮,沈昌出于家族利益考虑,也没有用这个来要挟他们,让他们放弃君珮。最后还是老太太的妙语堵住了他们的嘴,让他们知难而退。
甚至因为萧家放弃了要走君珮,沈昌还想维持着两家合作的买卖,作为一种对萧家的补偿。
但女儿沈婉的来信,旧事重提,提到了萧玉琅去苏州沈家老宅砸门搜屋这件旧怨,以及现在萧玉琅指使人意图陷害女儿“通倭”的新恨。
点明了萧玉琅对她,对沈家包藏祸心,这样的人将来继承了萧家的族长之位,对她和沈家都是一种威胁。
那么再跟萧家合作,那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儿吗?
如果光是牵涉到女儿的安危,沈昌从一个族长的角度出发,那他还有可能选择维护沈家的利益,以家族利益为重,不会跟萧家断了合作的关系。当然,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女儿。
可是,萧玉琅包藏祸心对付女儿,他如果只是个普通的萧家人也就算了,一个人对沈家也不见得多有害。可他以后要继承萧家族长之位,他对女儿如此有敌意,难保他不对沈家有敌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