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来这些天,她常提,阿嬷的回答始终如一,“太远,走不动咯。”

  尹桑:“不用走,坐飞机很快。”

  茶锅汩汩冒着气,开了,尹桑舀两勺浇在米花上,米香混着茶气扑鼻而来,她捧着碗闻,笑眯了眼,“咪洛炒的油茶,最香了。”

  阿嬷只是笑,往堂屋走:“你生活快活就好,结婚这么久了,什么时候带郎仔回来瞧瞧,我就满意咯。”

  灶房门关上了,尹桑没应话,安静吃油茶,茶水都给喝光了。出了堂屋,阿嬷在整理呕欠嘎几希(苗族盛装),笑眯眯地招呼她过去。

  尹桑拎起肚兜说:“咪洛,我都这么大了,自己穿。”

  阿嬷给她围上百褶裙,“你结婚在大城市,太远咯,咪洛没得去,今天算补上。”

  苗家有风俗,姑娘出嫁,家里老阿嬷得给姑娘梳妆打扮,一件件穿上呕欠。

  她蹲下去给尹桑绑腿带,再起身时有些踉跄,尹桑扶她,她笑眯眯摆摆手,把绣工繁复的外裳披上,在腰间系带,再把耳环、项圈一个个给尹桑戴上,最后戴银冠,在发髻上插上飞凤。

  她满意地看着尹桑,“快去,踩堂热闹开了,我家阿桑又是最漂亮的一个。”

  今天要录歌,芦笙坪的笑闹声,尹桑在半山腰都听见了。

  起初导师要将苗族古歌立项的时候,尹桑是反对的。

  导师今年的课题方向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因着尹桑的关系,选了苗族。

  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苗年、坡会、吊脚楼技艺、苗绣,这些都算是传承得好的,而古歌,如今只有偏远苗寨里的老人、巫师能唱,可谓垂危迟暮。

  他希望通过网络传播古歌,获取关注度,引起重视。这初衷很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