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恩,已经解了,殷雪所中的剧毒也解了!”我对姜哲回答道。

  “太好了,解了就好,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那种病毒已经被检测出来了,就是传说之中的黑死病的病毒,早就已经有了疫苗,我们不用担心了!”陈男高兴地对我们说道。

  听到了陈男这句话之后,我便彻底放松了下来,现在对我们来说,所有事情都解决了,也算得上是一个理想的结局了。

  几个月之后,秦教授康复出院,而我们几个人也再次聚在了一起,在秦教授的推荐下,我们都进入了省考古队,成为了骨干队员,虽说还在干与墓相关的行当,却不再偷偷摸摸了。

  北方盗墓往事

  盗墓挖宝,自古有之,从未间断,大致可分为三个高峰欺。

  第一个高峰是三国时期,众所周知,曹操为获取军费,甚至组织军队盗墓挖宝;第二个高峰期是在宋朝,宋朝几代皇帝素爱文玩,大臣跟风,盗墓盛行;而第三个高峰期是在清末民初,西方考古考古学的传入,与本土盗墓技术结合,盗墓之风史无前例。

  在这三个高峰期中,当属最后一个,对地下文物的破坏最为严重。

  这个时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盗墓贼的目光不仅限于金银等贵重物品,一些稀有的陶瓷器皿也被贼盯上,凡是这个时期被盗掘的墓葬,都似被扫荡过一般,很难再从中找到有价值的文物。

  第二,北方盗墓兴起。

  长城以内的中原地区一直被视为华夏正统,虽地下古墓数不胜数,但经历了千年的盗掘,大部分古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很难再有收获。

  而北方在世人眼里为蛮夷之地,实际上,从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到历史时期的辽、金、元、清,朝代更迭,没有历史断层,沉寂于地下古墓之中的财富,难以估量。

  故此,无论是西方探险家,日本侵略者,还是南方的盗墓贼,都一窝蜂似的涌入北方盗墓。

  北方墓葬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在墓葬形制上,与正统的汉民族文化墓葬有明显区别,无论是外国人,还是在来自南方的盗墓贼,都在逐步摸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