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殿阁大学士拿到的是他外孙的明万举的考卷,见他外孙有十七个圆圈,心里很是满意。看到外孙的答题,也觉得非常不好。

  当颜太师看到贾琏的考卷上有二十个圆圈,心里非常震惊,急忙看到贾琏的答题。看完后,对贾琏的考卷上有二十个圆圈,没有任何异议。

  殿阁大学士拿到贾琏的考卷,看到他的考卷上有二十个圆圈,心里的震惊不比颜太师少。因为外孙明万举和贾琏是同窗的关系,经常听外孙说起贾琏,他对贾琏有些了解,聪明好学又勤奋。之前他看过贾琏的乡试和会试的考卷,答得真不错,心里对贾琏的印象很好。

  现在看到贾琏的答题,殿阁大学士心里对贾琏的好感又上升了不少。这个贾琏要比他想象中还要优秀。

  隆武帝见大臣们阅完卷,问道:“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颜太师站起身,朝隆武帝行了礼,神色恭敬地说道:“皇上,臣没有任何意见。”

  殿阁大学士也站起身,回答道:“皇上,老臣也没有任何意见。”

  其他几个大臣纷纷站起身,表示没有任何意见。

  “既然各位爱卿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

  “皇上英明。”

  隆武帝忽然问道:“各位爱卿对贾琏的答题怎么看?”

  颜太师:“不愧是冯先生指导出来的学生。”冯先生是隆武帝的姑父,这句话不仅恭维了冯先生,也拍了隆武帝的马屁。

  殿阁大学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上这个道题出的很妙。这句话理解起来很简单,但是涵盖的范围却非常广,臣看了考卷,发现这前十个考生,都从【君】和【老百姓】的角度来答题,但是却没有人在【君】这个角度加以深究。而贾琏却在【君】这方面深入,他写的几方面关于【君】如何治理国家和对待老百姓,写的非常详细。如果臣不是知道贾琏是个学生,臣会以为他是一个做了几十年的官的人。”

  其他大臣附和:“真的很难想象出来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学生写出来的考卷,换做是微臣这些人,也不能写出这样的答题。”

  颜太师总结道:“冯先生学识渊博,他老人家教导出来的学生,自然不同凡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