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婧瑜就看着李家崛起,看着李夫人的哥哥们不可一世,她也完全不介意再如当年对待王夫人一样的捧着李夫人的。只是李夫人比王夫人聪明得多,对婧瑜毕恭毕竟,从来没有半分逾越,婧瑜自然不会在这上面输给她,倒是弄了个后宫和谐的场面出来。

  婧瑜对这样的情况没什么可说的,就是磨着过日子呗,刘彻不来打扰她,大家相安无事的,也挺好。既然当爹的不肯再带着孩子出门,那她当个当娘的带着出去呗。

  汾水得宝鼎之后,霍大将军已经被刘彻摁在了京城圈养起来了。婧瑜便时常带着刘据和霍去病到京城进郊踏踏青什么的,汉朝还没有后世那么明确的规定妃嫔不能出宫什么的。婧瑜这个当皇后的偶尔出去郊游一下并不是过份的事情。婧瑜还在野外发现了几样食材,都是被老百姓当成野草随便长在荒野里的。

  更重要的,婧瑜带着刘据与霍去病看到了真正的老百姓的生活,看到了连年的征战把原本富足的钱花不完,串钱的麻绳都在仓库里烂掉的生活消耗得十室九空。

  刘据本来就是更平和悲悯的性格,向来对战争很反感,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感受到被匈奴人欺负到家门口是多么憋屈的感觉,他的认知里都是他的舅舅和表哥征战远方,节节胜利,匈奴人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所以他会觉得老百姓可怜,会厌恶战争。

  霍去病是个战争狂人,他本人所有的价值全都体现在征战当中,可以说他就是为战争而生的,是上天恩赐给大汉给刘彻的战争之神。以前他从来没想过,他的彪炳战功后面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有多少老人失去了儿子,有多少孩子失去父亲,多少女人失去了丈夫。真正到老百姓当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他才知道一战功成万骨枯的真正含义。后期他辗转四方,都只是带着几百骑兵,也没有后勤辎重,并不算扰民,前面几次远击匈奴,几万的骑兵一出动,光是战前的准备就要准备好几年的。

  骠骑将军终于不再因为被皇帝雪藏在京城而郁郁,他也终于明白他的舅舅卫青大将军为什么能那么平和的安于打猎钓鱼的田园生活,却还是比有为国家开疆扩土之功的他在军中的威望更高。

  “母亲,据儿讨厌战争。据儿希望永远也不要再打仗了。”成长在顺遂的环境里的孩子,总是更加天真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

  “据儿,你相信不相信,只要你舅舅和表哥在一天,匈奴人就不敢犯我大汉边境?”婧瑜觉得有必要教一教未来的天子,如何获得真正的和平。

  “相信。”小胸脯挺得高高的,特别引以为傲的回答。两位大司马可不光是军人们的偶像,太子殿下也是忠实粉丝。霍去病在边上挺胸抬头,气场爆棚。

  “那你知道匈奴现在为什么不敢来吗?”

  “因为来了会被舅舅和表哥打的很惨。”

  “对。正是因为你舅舅和表哥把他们打服上,让他们害怕了,所以他们才不敢来。可是如果从来没有人把他们打服过,那他们就还会每年进犯我们的边境,杀我们的子民,抢我们的牛羊。你应该也听过李广将军的故事,李广将军那么有名,匈奴人都尊敬他,可是他们不怕他,为什么?因为李广与匈奴打过几十年的仗,胜少败多。所以,你看,如果你讨厌战争,你不想国家再被战争困扰,那你就得有打得赢的本事。我们不去欺负别人,但是任何人想来欺负咱们,咱们就能打得赢,打得让他们害怕,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和平。”这就是为什么和平年代,反而更要强军的意义了。

  “孩儿明白了,娘亲的意思是咱们可以不打仗,但是咱们必须得有赢的本事,敌人才不敢来招惹咱们,咱们才能不用打仗。”刘据已经被做为未来天子培养了快十年,帝王的眼光还是有的。只是如今毕竟还不是两年多年后的现代,很多战略性的东西他想不到是很正常的,古人思想的局限性嘛!

  “对,据儿说得非常好。所以,你不必反对你父皇的主张,因为他是想在他这一代就把仗都打完,打得别人都怕大汉,将来据儿才不用打仗,才有和平的环境发展经济,让百姓富足。”婧瑜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让父子两个戗起来,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跟刘彻对着干,没有任何好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