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蒋师成耐着性子循循善诱:“那你知不知道这位‘天才少女’的《野天鹅》只有上部, 嗯, 应该说,只有个开头。而那3个感应度低的孩子,灵合度一点也不低,甚至有一个灵赋值非常高,可以怀疑他是具像融灵——就像是林良欢那样。”

  “不对啊!《野天鹅》只到‘州闻’级别, 没可能形成具像,专家们不是说对林良欢是否融灵也存疑?呃,只写了一半有什么问题,小姑娘一下子写不完,有可能要再积蓄灵感写下半部呢?”

  马必功激荡脑细胞,拼命让自己跟上头儿的思路。

  这样耐心的教导, 而不是屁股上给一脚,实在是太太太难得了好吗?一定要好好表现咱的机智和逻辑分析能力,努力成为头儿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专职拖后腿的司机加苦力!

  苦恼的头儿已经几乎燃尽最后一丝耐心,奄奄一息地问:“马啊,那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同感并发’?”

  马必功眨眨眼,又眨眨眼,迷惘地看向心目中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头儿:“呵呵,头儿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特么好好开车!别分心找你那根本就没生长的脑子了!”蒋师成大吼一声,奋力侧拉方向盘,“吱——”一道尖锐的轮胎磨地声,险险错开对面急驰而来的大卡车。

  吓出一声冷汗的蒋处,半瘫在副驾座上,眼神迷离,再也不试图抢救某人的感人智商。莫非当年启灵时,马必功同志的角色是某种圈里打滚好吃懒动的动物?他余光斜睨同样吓出一头冷汗的马同志,唉!其实小猪的智商还是挺高的,应该不会是猪角启灵的。

  拆开一根烟,把细细的烟丝嚼在嘴里,蒋师成轻轻对自己冷笑。

  “同感并发”只会发生在同一位文人作家的作品中,有时作家在正式拟稿前,往往会写许多草稿或细纲,这些资料大多不会启灵。而当撰写正本文章时,如果文章等级足够高,灵性十足,在正本启灵时,少见的情况下,草稿或细纲也会得到感应——“同感并发”。

  草稿“同感”而形成的灵书等级一般会比原书低几个等次,湮灭时间也会比原书早许多。

  “同感并发”就是作者自己制作的仿真a货。

  只有上半部的“州闻”《野天鹅》,很有可能具像灵赋的孩子,还有灵合度高却感应度低的几个孩子——会不会是因为他们的角色,还没来得及出现在“这半本” 《野天鹅》上呢?

  蒋师成心不在焉的吐掉嚼烂的烟丝,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有时候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治正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