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去吗?”

  “想!!”

  龙川果然强大,学校自带了附属启灵馆所。

  据说是很多文科系的老师都有启灵的原书,少的一两本,多的也有三五本。只是多数老师写文的资质实在一般,原书的等级比较低,别说“州闻县达”,“乡知”的也不多,基本是“村晓”级别的,启灵个十七八人就灵性耗尽、歇菜湮灭,只能转出实体书供读者消遣了。

  因为在文路上发展希望不大,所以这些老师主职专业还是教育。

  也有雄心壮志一门心思走文路的,教职只是作为暂时的生活来源和跳板。这种人龙川可能也有,但肯定不多,起码程尘没见到过一个敷衍教职的,龙川百年名校,非常重视教核,不专注教职根本通不过。

  何老师的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本原书,书名《轻荷》,是她在大学里苦心撰写的。刚写完时并没能启灵,花了两年多时间积攒素材,数修其稿,在第十四次正稿之后,终于灵性感应,文章启灵。

  何老师说,那时她抱着书稿又哭又笑整整一天,人都恍惚了。第二天才想起要去文审局备案登记。而后,在启灵局的安排下入启灵馆为孩子们启灵。

  可惜,从文成启灵到毕业三年后,这篇几乎是呕心沥血,自传体式的《轻荷》只启灵了五个年幼的孩子,也没有带来任何灵赋。最后一个孩子启灵时,文章原书上的灵光已明灭不定,眼看就要湮灭。

  也因此,何婉遗憾地割舍了专职写文的梦想,成为了龙川的一名语文老师。

  “……所以啊,这次启灵,就是老师亲自用原书启灵,但也可能是这本书的最后一次启灵。”何老师有些伤感,但很快又振奋起来,认真地鼓励孩子们:“像老师这样,没有好的文学天赋,通过努力,也许能够写出灵书。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那些天赋灵性的文人,他们随手写下的都有可能是‘流芳百世’级别的灵书。

  老师说这些,并不是打击大家,或者说没天赋的都不用学文写作了。而是想让大家在努力之余,珍惜自己的天赋,尤其是文学上的天赋。天才归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如果你有天赋,千万不要浪费践踏它,而是要用汗水浇灌,才不负老天的赐予。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老师希望大家个个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而不是‘伤仲永’。”

  何婉看着孩子们天真憧憬又兴奋的笑颜,忍不住弯起嘴角。

  龙川的启灵馆稍有点远,何老师约了校内电动小共交,很快把一班二十几个孩子一块拉到了启灵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