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侧了侧脸,正好看到安少得意地笑着,抬眼对上她的视线,昂了昂下巴,十足挑衅的意思。

  “他是安家的人,追孙琳很久了,看来今天是想替她找回点儿面子。”周复见她回头,也跟着看了眼,并不把安少当一回事,评价道,“只是格调太低,不敢追得狠,又不敢抬价高,生怕砸自己手里。这么畏首畏尾,难成大气,在安家没人看重,就想高攀孙琳联姻提高身价,呵呵……”

  “……”

  意味深长的“呵呵”二字,被谢流韵听出了无限的嘲讽。

  那边安少笑得嘴角歪起,这边周复淡淡地丢出一句毒舌评价,这样的场景反差,让谢流韵心里的那么点愠怒消失殆尽,还有点想笑:如果正笑得欢的安少知道周复这么评价他,说不定脸都会气青。

  也是,一个在家里没地位的富二代,一个手握财政大权的青年总裁,本身就不是同一等级的。

  她原本琢磨着,既然姓安的这么爱跟在她后面竞价,不如给他设个套,让他也尝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滋味,被周复这么一说倒有些同情安少,想想也就作罢。

  台上的拍卖师见多识广,没有把这点儿客人之间的小波澜放在眼里,笑语盈盈地继续介绍下一个拍品:“现在拍卖的一套七只明代磁州窑黑釉瓷盏……”

  拍卖会的拍品由次到珍贵,逐步炒热气氛,别的不提,单单看现场在拍卖师的操控下越来越火热的气氛,就知道最后几件压轴珍品出场时,报价会多激烈。就连谢流韵,原本只打算收手看看,却在激烈的氛围中忍不住又出手两次。

  同样是拍卖,嘉和的秋拍气氛比沈思琪的慈善义卖不知激烈多少。

  俗话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国家稳定经济繁荣,越来越多人投身于古玩行业,单论瓷器价格,近年来已连续升值,拍卖场里屡屡出现天价。除了炒作之外,也多多少少反映出人们的购买力。

  就拿现在来说,一只南宋哥窑小杯的成交价已经高达一千多万人民币,而从目录上看,这只哥窑杯在拍卖品中连末五名都排不上。

  越到后面,竞争越激烈,等铜雀瓦砚出来时,已经过了快二十分钟。

  台上,拍卖师比起开场精神昂扬了些。

  一场拍卖会的重头就在最后的压轴之作上,一件拍品的成交价有可能就决定了这场拍卖的成交额达到多少,因此,拍卖师精神抖擞地介绍着铜雀瓦砚:“众所周知,铜雀瓦砚是古今罕见的名砚,只是,市面上从未见过真正的铜雀瓦砚,可以称得上世之罕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