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句话大概夸到了周老的心坎,他哈哈笑道:“小姑娘眼神真好,点评也很到位,看来你也练过?”

  谢流韵点头道:“从小父亲教过。”

  周老来了兴致,拉着谢流韵让她写几笔。谢流韵忖摸着周老定是在家闲着无聊,才对陌生人这么热情。既然如此,她也不拘谨,况且对自己的书法确实有几分自信,便应下了。

  第11章 周老

  见她应了,周老乐呵呵地派人搬来条案,取来笔墨纸砚。

  周家果然家底深厚,拿出来的笔墨纸砚俱是上等品。砚是端砚,单看就润泽有光;墨是少说存放了二三十年的松烟墨,面上泛着一层白;长长的宣纸铺在条案上,右上角压着一块小叶紫檀素面镇纸,似有落款,也不是寻常人用的物件。

  从她进到这个四合院,所见所用俱是不凡。谢流韵便打量这些物件,心里忍不住揣测起来。

  能培养出周少那样的人物,又怎么会普通人家!纯粹有钱,也未必能在这里买到这么大的四合院。

  不过,信息太少,况且她也不关注这些,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个所以然。随即,在心里哂笑,京城有权有势的人家多得是,终归和自己是两重天地,想再多也无用。

  即便她已经有了一千万这对普通人来说极为庞大的金额,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

  她净手之后,稳住心神,捏起墨锭在砚台上磨墨,墨按在手里慢慢的转,看似磨得慢,实际上用了暗劲,不多时就磨好了。

  谢父最爱书法,自小被谢爷爷教导,喜欢用墨锭磨墨写字。她小时候学写字,也是从磨墨开始的,这手功夫练得稳妥,周老一看她的架势,就笑道:“这可不是空架子,小姑娘手下有功夫。”

  她沉心静气,提笔挥毫,就着这一方宣纸的尺寸,写了古人的一首四言绝句:“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这是一首咏兰诗,刚进院子时看到周老在伺候兰花,此时她的脑子里首先浮起的就是关于兰花的诗赋。落笔之时有些犹豫,很快,也就坦坦然下笔了。

  她搁下笔,周老上前看了两眼,对诗没做什么评价,只针对字点头道:“这一手字写得不错,有柳体的五六成韵味,只是笔力不足,少了几分硬朗。不过,小姑娘写成这样,已经是很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