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7)
想到这一处,春纤便笑着应了。
果真,后头晚上说及雪中抽柴一事,宝玉犹自闷闷,翌日尚且记挂着,黛玉瞧在眼底,却并不多言语一句,随着宝玉说还席的事儿。宝玉见她这样,反倒笑问:“林妹妹瞧着这样可好?”
宝钗便抿嘴儿一笑,忽而道:“宝兄弟倒是好兴致,总还念着一个雪字。”
黛玉听说,只瞅了她一眼,也不说什么,心里却有几分闷闷的。春纤见她这般形容,反倒有些紧张,细细察言观色,又觉自己想岔了,便斟酌着端上一盏茶,笑道:“难得有一件新鲜事儿,姑娘怎么还闷闷着?不如去园子里散漫一回,也是散闷。”
黛玉便叹道:“你不知道,我便想不明白,这般对着一个呆子汲汲营营,又有什么意思?偏这样的事,我是一句也不合多说,纵有心说破,细想来,又觉没趣儿。”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才道:“这样的事,终无意趣。”这说的便是宝钗与宝玉了。
“姑娘身在局外,何必理会。”春纤便明白她的意思,因笑着道:“只管看下去便是。旁个不说,难道至亲至近的人,也都听凭了去不成?”
第一百零六章 游园行婆媳再斗法
黛玉闻说这话,心内细想一回,也是默默点头,叹道:“也是我瞎操心,竟是自误了。”
由此说了一阵,便自歇息去,再无旁话。
哪知到了翌日,忽而传了话来,说是让那刘姥姥于大观园中游览一番。黛玉只是略一点头,并不在意,春纤却是早有思量,忙令收拾一回:“我们这里旁的都是好,只一样,也太狭窄了些。及等人过来,屋子里且盛不下。”
“便你的心思细。”紫鹃听了这话,心里一想,却也不免点头:“不过这话说得也不错,便是屋子的缘故,他们来了,旁的不说,老太太、太太、薛姨妈总要设个座儿的。”
黛玉原不放在心底,听她们这般说来,也不由开口布置一回。她素有心思情致,三两句话过去,屋子虽未大变,瓶花香炉等小处却婉然生出一番韵致来,更与旁人不同。
及等刘姥姥过来,众人坐下,黛玉便捧了小茶盘送了一盖碗茶奉与贾母。王夫人正要道一句不吃茶,黛玉回头便从春纤处重头捧了一个小茶盘来,内里两盖碗茶,却与王夫人并薛姨妈,后头春纤并紫鹃又与众人奉茶,色色周全。王夫人便将到了喉头的话咽下。贾母望了她一眼,又与刘姥姥说笑两句,方道:“这花儿好。”
说得便是黛玉亲自剪下插放的瓶花。众人听说,也不由望了过去,却见书案之上,正有一只定窑玉壶春瓶,米分白匀净,细润颀长,里头插着三枝米分白鹤翎菊。那花儿的花瓣细长三寸许,卷翘如爪,瓣尖儿极洁白精洁,越往里头,便渐渐透出一抹浅浅的嫩红,及等中央,忽而透出一点豆大的鲜黄蕊儿,鲜嫩可爱。花与瓶相互辉映,偏有三四片嫩叶儿,翠碧得紧,倒是两头衬得更精神三分,且不显素淡,又与那窗纱相应。
“真真是林姑娘才有的心思。”薛姨妈细看两眼,也觉洁净喜人,不由开口说了一声儿。王夫人垂下眼吃了一口茶,却不言语。贾母偏与她道:“这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就不翠了,院子里也没个桃杏树,竹子已是绿的了,再拿着绿纱反而不配,名儿给他换了。”
↑返回顶部↑
果真,后头晚上说及雪中抽柴一事,宝玉犹自闷闷,翌日尚且记挂着,黛玉瞧在眼底,却并不多言语一句,随着宝玉说还席的事儿。宝玉见她这样,反倒笑问:“林妹妹瞧着这样可好?”
宝钗便抿嘴儿一笑,忽而道:“宝兄弟倒是好兴致,总还念着一个雪字。”
黛玉听说,只瞅了她一眼,也不说什么,心里却有几分闷闷的。春纤见她这般形容,反倒有些紧张,细细察言观色,又觉自己想岔了,便斟酌着端上一盏茶,笑道:“难得有一件新鲜事儿,姑娘怎么还闷闷着?不如去园子里散漫一回,也是散闷。”
黛玉便叹道:“你不知道,我便想不明白,这般对着一个呆子汲汲营营,又有什么意思?偏这样的事,我是一句也不合多说,纵有心说破,细想来,又觉没趣儿。”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才道:“这样的事,终无意趣。”这说的便是宝钗与宝玉了。
“姑娘身在局外,何必理会。”春纤便明白她的意思,因笑着道:“只管看下去便是。旁个不说,难道至亲至近的人,也都听凭了去不成?”
第一百零六章 游园行婆媳再斗法
黛玉闻说这话,心内细想一回,也是默默点头,叹道:“也是我瞎操心,竟是自误了。”
由此说了一阵,便自歇息去,再无旁话。
哪知到了翌日,忽而传了话来,说是让那刘姥姥于大观园中游览一番。黛玉只是略一点头,并不在意,春纤却是早有思量,忙令收拾一回:“我们这里旁的都是好,只一样,也太狭窄了些。及等人过来,屋子里且盛不下。”
“便你的心思细。”紫鹃听了这话,心里一想,却也不免点头:“不过这话说得也不错,便是屋子的缘故,他们来了,旁的不说,老太太、太太、薛姨妈总要设个座儿的。”
黛玉原不放在心底,听她们这般说来,也不由开口布置一回。她素有心思情致,三两句话过去,屋子虽未大变,瓶花香炉等小处却婉然生出一番韵致来,更与旁人不同。
及等刘姥姥过来,众人坐下,黛玉便捧了小茶盘送了一盖碗茶奉与贾母。王夫人正要道一句不吃茶,黛玉回头便从春纤处重头捧了一个小茶盘来,内里两盖碗茶,却与王夫人并薛姨妈,后头春纤并紫鹃又与众人奉茶,色色周全。王夫人便将到了喉头的话咽下。贾母望了她一眼,又与刘姥姥说笑两句,方道:“这花儿好。”
说得便是黛玉亲自剪下插放的瓶花。众人听说,也不由望了过去,却见书案之上,正有一只定窑玉壶春瓶,米分白匀净,细润颀长,里头插着三枝米分白鹤翎菊。那花儿的花瓣细长三寸许,卷翘如爪,瓣尖儿极洁白精洁,越往里头,便渐渐透出一抹浅浅的嫩红,及等中央,忽而透出一点豆大的鲜黄蕊儿,鲜嫩可爱。花与瓶相互辉映,偏有三四片嫩叶儿,翠碧得紧,倒是两头衬得更精神三分,且不显素淡,又与那窗纱相应。
“真真是林姑娘才有的心思。”薛姨妈细看两眼,也觉洁净喜人,不由开口说了一声儿。王夫人垂下眼吃了一口茶,却不言语。贾母偏与她道:“这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就不翠了,院子里也没个桃杏树,竹子已是绿的了,再拿着绿纱反而不配,名儿给他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