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电影中,如日中天的托马斯与这位走入困境的作者见面,因为醉酒对他进行了大肆嘲讽,那样子尖酸刻薄,引发了编辑珀金斯的不满,两人在深夜的羊肠道上大吵一架……几乎分道扬镳。

  江与诚:“昼川,你为什么在屏幕里啊昼川!”

  昼川:“……”

  电影的最后,托马斯与珀金斯陷入冷战期,托马斯的新书也几乎要签给别家出版社……但他最终还是拿着书,来到珀金斯面前,对他说,这本书依然还是交给他,并会在扉页写上感谢他的编辑珀金斯这样的话时,珀金斯却拒绝了。

  昼川也提出了整部电影一路播放下来,从始至终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提问:“为什么拒绝?人怕出名猪怕壮?”

  “在这本书大卖的时候,编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从最初的选稿,定稿,校对,至装印,宣传,发售——这本书诞生的全部过程里,作为编辑始终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影子……”初礼想了想道,“作者是一本书的灵魂,而编辑只是书本的影子,因为一本书不需要两个灵魂。”

  昼川坐直了些,沉默地看着初礼。

  “我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元月社希望作者和编辑一起结伴来看这部电影——老师,正如你那天所说,这个信息快速、人与人的交流几乎不用面对面的时代里,编辑对于作者来说已经不再是那样重要的存在……”初礼说,“曾经的编辑,就像是珀金斯,他需要拥有一个敏锐的目光,和对出版行业的热爱,去挖掘、去肯定一本书,将它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到读者的眼中,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名编辑在无声的对成千上万个之前并不知道这本书、这个作者的路人说:我这里有一本书,非常好看,请你看看吧……”

  ——一边说着这样的话,初礼想到了很多。

  想到了挣扎在瓶颈之中的索恒;

  想到了被人戳着脊梁骨嘲笑“要过气了啊”表面上还受到阴阳怪气、阿谀奉承着的江与诚;

  想到了曾经心中怀抱热情,最后因为不得不面对现实而迷失方向的于姚;

  想到了一言不合就要抛弃过气作者,完完全全将做书当做制作商品的老苗……

  也想到了自己。

  耳边响起了江与诚的嗤笑:“反观现在的时代,什么都讲究数据化——一本书诞生的主要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它本身的内容好,而是因为……它能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