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高祖、太宗朝的一些皇子们迎娶的是传承久远的世家门阀之女——譬如后来的高宗皇帝李治,他的王妃、元后王皇后,就出身于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不同,越到后来,皇子们结亲更可能与他们的姨表、姑表兄妹成婚,和门阅阀第之家联姻的皇子依然有,但是数量稀少不少,还得看他们联姻的是哪一支,是否显贵。

  李源的王妃是李隆基亲自让他选的,里头拟了不少人家的贵女,包括了崔卢李郑王这五姓,还有韦、裴、柳、薛这最为显赫的关中四大士族。

  关中地区有长孙家这种依靠军功起家的关陇军事贵族,但也有像五姓七望一样传承久远,但是家族品级可能有所不及或者是其他方面稍逊一筹的士族,不管怎么说,为了和五姓七望这些家族打擂台,李唐皇族除了强调自家的存在感外,还在关中范围之内扶持了几个家族,其中以韦、裴、柳、薛这几个家族为最。

  老李家的皇帝原先还假托自己是陇西李氏的一支,就和前朝的杨氏皇帝强调自己出身于弘农杨氏一样,其实那些家族心里都是门儿清的。

  陇西李氏不承认李唐皇族攀附的身份,太宗李世民曾经想为自己的爱子李承乾——当时这可怜的娃还不是废太子,还是个有爹疼、有娘爱、爹娘俱在的幸福太子——聘一位高门士族出身的贵女来当太子妃,结果人家冷艳高贵地表示不和你们玩。

  李世民:哦,那我也不和你们玩好了。

  从那个时候起,李唐皇族其实就站在打击士族的第一线,不过毕竟士族掌握了大量的政治资源,而且这么多年下来,许多人其实都心慕士族的风采,因此李世民只能选择联合大部分打击少部分的策略,将目标对准了五姓七望,还出台了包括不准这几个家族之间相互联姻的一系列政策,只可惜,李唐官方越是打压,人家的声望和地位就越重。

  当然了,李世民当时的手段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没看见后来新立的太子李治,他的发妻就是太原王氏出身吗?

  不过皇室和士族的角力并没有停止,时至今日,看见李隆基拟给李源的王妃名单里,除了先朝的一些公主们与驸马所出的子嗣或者孙女、曾孙女,还有诸多的门阀士族的存在,李世民等人依然会黑脸。

  士族们乐意将自家的女儿嫁给皇室,让皇室的血脉中掺杂士族的基因,却很少有士族愿意迎娶公主。

  虽然有李唐的公主们大多数都很彪悍的原因在,但是追根究底,不过是他们不乐意见到皇室的手伸到他们的家族内部去罢了。

  除了睿宗李旦是刚刚殡天就被吸到了李源的身边的,其他的先帝们都在地府待过,了解了李唐皇朝那悲催的未来,某些应当是在未来发生的事情,他们也是了解的。

  大唐后辈的皇帝里,有一位庙号是文宗的,他在位的时候,向宰相郑覃请求联姻,希望能将郑相的孙女嫁于皇太子为太子妃,按理来说,此事乃是殊为荣宠之事,但是郑相很有个性地拒绝了皇帝,转而将孙女嫁给了同样出身于五姓七望的崔氏的一个九品小官。

  此事惹得文宗皇帝大为感慨: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文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大唐已经走了很久的下坡路了,但是他依然为自家的辉煌而自豪,看那些豪族不顺眼,而在李源身边飘着的这些先帝,除了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脾气软和一点外,其他四位都不是好惹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