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嗣一:没意见,祖宗们怎么教我就怎么学~

  所以,不背锅。

  第147章 封禅

  开元十三年, 因诸王日渐长成, 而不宜在宫中长居,天子下令在长安城的东北区域,主要是大明宫南部的永宁坊和兴福坊之间修建王宅, 供以成年封王的皇子居住。

  唐长安城是在隋长安城的基础上建立的, 中间的格局有所改动, 但是基本上还是符合轴对称、以宫城所在为中心的原则,营造诸王宅,可想而知,以天子如今的皇子规模, 诸王宅毫无疑问是要扩大的, 所以说, 即使是基础的宅邸建造, 加上选址与规划, 也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

  但是天子的意志毕竟是不容改变的,他不愿意让诸王出阁领政, 而是像从前则天皇帝圈养不合自己心意的子孙一样将自己子孙圈着不让他们干预政事, 朝臣们也不会为皇子们抱屈。

  事实上,朝中的位置就这么多,诸王参与朝政,就代表着他们这些大臣的份额被分薄了, 所以说当初他们能对着姚崇任相的条件装聋作哑,甚至是大力支持,现在, 在姚崇离世后,他们也不会缺心眼儿地为诸王说话,让他们有干预朝局的机会。

  朝堂已经够乱了,皇室宗亲还是玩他们自己去吧。

  饶是李嗣一深受皇宠,也不能逃脱和诸兄弟一般的命运。

  或许皇太子也是这么个待遇,甚至以他的身份地位来说,已经是苛待了,这么个消息能让已受封的诸王心情好些吧。

  除此之外,便是诸王改名与皇子封王之事。

  自皇太子李嗣谦以降,以嗣字为字辈排行的皇子们尽皆与后头从水字旁的弟弟们保持相同,包括李嗣一以及他的弟弟安王李敏这两个名字不同于诸皇子的,也在此行列,需要将名字更正过来。

  大唐的皇子改名,从高宗朝开始大概也算是传统了,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有过改名的经历,因此他们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慰起对改名心存抵抗的李嗣一来。

  曾经也热衷于给爱子改名的高宗李治也开始分析起李隆基的心态来,不过皇子改名之事,对于天下大事来说只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李嗣一也不指望李治能从中分析出什么来。

  让所有的儿子名字排行保持一致,姑且可以看作是李隆基有强迫症,但是皇子们的名字,多少可以看出他对子嗣抱有的情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