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司马师原本交好的羊家孩子是羊承,他夭折的时候,司马师也颇为伤怀,但是他并不会因此而选择迁怒羊发。

  司马师发现,参加此次文会的人,所学的都是比较主流的文学观点,非常符合当下的风尚。

  时下的风尚是什么呢?

  就是曹丕喜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是当初被曹操点名批评过的一种风格,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有很大的可能被归于“浮华”之类中。

  浮华案,发生在魏明帝曹叡时期,以明帝下旨贬斥“浮华交会”的士子为具体过程。

  司马师同学作为司马懿的儿子,在出仕后突然就多年没了动静,之后对浮华案的部分事实也予以掩盖,对浮华案后通过其他途径重新为朝廷任用的夏侯玄等人多有打压。

  可以说,在浮华案之后,司马师就和以前的旧友彻底断交了。

  论起人生赢家司马师的黑化,历史上的魏明帝曹叡功不可没。

  可是在魏文帝曹丕时期,这种风格还是很正常的景象,那些因浮华案而被截断前途的士子,少年时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风格下长大的。

  在文会上大出风头回来的司马师回来以后仔细想想,突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他是不是就这样奔跑在了作死的道路上,为未来自己跌入低谷添砖加瓦了?

  但是仔细想想,司马师觉得自己的错误并不是很严重。

  所谓“浮华交会”,按照司马师个人的理解,和晋代的清谈有点像,但是和齐梁宫廷文学比起来,就朴素得很了。

  而且单纯是文坛的事情的话,也不会曹叡这个皇帝亲自下旨对相关人员进行贬斥。

  其实这只是曹叡借着这种名义对自己看不顺眼的异己进行打压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