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知兵这方面来看,司马师有些崩溃地下了结论:这届老板不行啊!

  好在曹老板人才培养得好,曹魏派出去的大将还是很有能力的。

  再加上陆议很靠谱,所以说,魏军只要不随便作死,那基本上就能躺赢了。

  然而,在司马师看来,孙权应该不会让魏军那么舒服,孙权需要盟友,让曹魏把刘备灭了,那他就真的只能在日后俯首称臣了。

  所以曹魏的军队很是被用来当了几回木仓。

  但是,南方是会进行水战的,要不是蜀国的水军比起江东势力的水军来太弱了不够看,屡次挑衅那边也没反应,刘备也不会在夷陵之战里犯下让陆军压上、水军没啥存在感的错误。

  感谢当年的赤壁之战给曹魏的军队和大将们都留下了深刻的阴影,魏军对那些纯拼战力的送死活动表示“不约,我们不约”。

  战死不可怕,但是没有丝毫反抗能力地被淹死就很痛苦了。

  夷陵之战当然是东吴和曹魏这边大胜,刘备虽然没有惨到历史上“仅以身免”的地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陆议同学留手了——但是也像赤壁之战的曹老板一样,把大半的家底都赔光了。

  但是当时的曹老板还有北方作为后盾,刘备却连荆州都没夺回来,只能占着蜀地这么一块可怜的地盘,这就很悲剧了。

  蜀国这回是元气大伤,孙权与曹丕都选择了乘胜追击。

  虽然史书在这部分的记载上替作为“正统”的刘备“为尊者讳”,把夷陵之战后的情况写成刘备退守白帝城,孙权因此畏惧,派人求和,刘备同意,但是实际上,最先撑不住求和的是刘备,先遣使的是他,之后才是对魏国心怀异志的孙权顺水推舟。

  这回有曹魏这头狼在那边虎视眈眈,要是孙权住手,又没有在背后捅曹魏刀子的手段的话,他们就真的完了,再加上之前一直提心吊胆,刘备现在没有求和,他怎么可以停手?

  于是曹魏和江东的兵马就兵临白帝城了。

  刘备:别拦着朕,让朕驾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