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操出征,去讨刚在蜀中那边站稳跟脚的刘备去了,司马懿随行,临行前托付二公子看顾一下他家,这才有司马师这日出现在曹丕府上的情况。

  司马懿有七个兄弟,他们兄弟八人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行二,前头有个哥哥司马朗。

  司马氏兄弟之间感情还算好,但是年龄相差得大了,后辈子孙又没有住在一起,不同兄弟之间要么中立要么有下宝支持的对象,要么干脆就只是做个小官,反正司马师觉得自家和大伯府上的往来不算多,大概是因为已经分家了的缘故,住得也不算近。

  至于为什么司马懿要把司马师托付给曹丕,他就真的说不准了。

  曹操领大军出征,无论疆域扩充了多少,只要能胜,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好事。

  只是当年赤壁之战的时候曹魏元气大伤,孙刘两边的联盟又还算稳固,实在不能轻易动手,眼看着,在曹操这代一统天下的希望已经愈发渺茫了。

  建安二十年,张鲁降,曹军得汉中之地,因刘备力拒,还师。

  在曹军征汉中的同时,因为刘备已经得了益州,所以孙权遣诸葛瑾讨还荆州,刘备不给,孙权大怒之下遣兵,连下三郡。

  刘备腹背受敌之下,将三郡之地以东的地盘尽给孙权,专心应付曹操。

  孙权得了刘备的承诺之后转攻合肥之地,被曹氏大将张辽袭击,若非手下大将搭救,怕是已经命丧黄泉了。

  前头的战报传回来,除了具体的战争成果之外,就是一句出自于曹丞相之口的名言“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却说司马懿在曹操得汉中后进言,让他尽快进攻蜀地——因为刘备用诡计破刘璋,之后又在益州未稳之时起兵与孙权相抗——被曹操用这句话怼了回来。

  司马师作为司马懿的儿子,当然要拥护自己的老爹。

  在他看来,司马懿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蜀中民心未附,总比以后让刘备把这里经营成大本营再来攻打要好吧?

  在刘备腹背受敌的时候,试一试总能行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