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儿发蒙,所选用的书籍大多大同小异,但是若是孩童聪慧的话,也可多看些其他的书。

  这年头还实行的是举孝廉的制度,所举的孝廉,世家大族其一,寒门地主其二,剩下的极少数才是普通人出身。寒门虽有个“寒”字,但总起码也是地主阶级,家中小有资产。

  所以举孝廉的制度发展到如今,又与世袭制没什么两样了,这也是为什么东汉以来,世家门阀逐渐抬头的原因。

  没有后世科举的烦恼,官职也近乎世袭,教导的书籍内容反而更加丰富,世家公子还得每人学上几门技艺,以示不同凡俗。

  前些日子,祭祖回来,曹丕言说自己那边新得了几本书,让司马师将消息转托给司马懿,谁成想,司马师竟然将看过的那几页背下来了,顿时大感惊奇。

  司马师前世倒没有过目不忘这个技能,大概是灵泉水的又一功用。

  司马师回来将那几页背给司马懿听,次日司马懿就带他往曹丕府上去了。

  自从他正式启蒙之后,去曹府的频率就不似幼时那么高了,终于和同时代的其他孩子有了一点共同点,但是小孩儿进学总不能整日拘着学习,所以一日之内,总有许多的时间玩闹。

  这个时代的常见玩具——并非益智类的——有两种,一种是鸠车,另一种是竹马。

  竹马很好解释,所谓的“郎骑竹马来”里的那个就是了,做工精细的甚至会真的加上马头以及其他部位,做得粗糙一点就是单纯的竹竿,只不过小孩以骑马的姿势进行活动,甚至互相碰撞、竞争。

  虽然看起来单调,但是对于孩童的肢体协调、小脑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鸠车则是一种帮助孩童学步的工具,鸠车的形状像鸟形,是一种两轮有长柄的玩具,小孩儿可以奔跑着推行,在此过程中锻炼走步能力。

  而且鸠车是模仿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形态制作的,如果强力牵曳,则尾部翘起,若放缓慢行,则尾端摩地,很有些趣味,算是孩子们极喜欢的一种玩具。

  不要小看这些玩具,古人要是宠溺起孩子来,七八岁的孩子指不定就和一两岁的婴儿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孩子整日被抱着走路——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子孙——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健康状况都没有太大的好处,这些玩具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司马师是个有成年人的记忆的小孩儿,早早就开始自己走路,也稳当得很,但是饶是如此,他还是没能逃过这些玩具的魔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