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根据老水手的介绍,百余年前,这里还有一个希腊人建立的国度——巴克特利亚,但是现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已经换成了科尔涅利乌斯心心念念的丝国的诸侯王。

  根据本地人介绍,丝国的正统名号是大秦,大秦的前身是秦国,从秦国的初代国王建国一直到秦国一统天下,变为大秦帝国,中间经历了将近七百年,而到科尔涅利乌斯将要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大秦的皇位已经传承到了十世皇帝正和帝,从始皇帝到正和帝,中间又已经过了两百余年。

  也就是说,在大秦,统治者家族连绵不断地传承将近一千年。

  这是罗马人怎么也不敢想的事情。

  即使是伟大的凯撒,以及将罗马从共和国变成了帝国的屋大维,也没能做到这件事。

  大秦的人对领土的掌控力超出了罗马人的想象,从这里的居民口中,科尔涅利乌斯得知他们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有大秦的血统,祖辈或者干脆是他们自身,都是受封的诸侯从自己在大秦本土的封地中迁出来的。

  在这块大陆上,总共有三十六位大秦的贵族,其中有十二王、二十四侯,虽然名义上,王的地位比侯要尊贵,但是他们在这地方的地盘都是自己打下来治理的,地盘的大小以及繁华程度,一切都要看他们在本土的积累。

  可以说,通过这种方式,大秦之人对他们所占据的每一块土地,都有强大的掌控力,在这个方面,疆域同样庞大的罗马帝国远远不及。

  大秦人将他们的文明推行到了他们所能统治的每一个地方,即使是在这个远离大秦本土的地方,依然有着无数华美的丝绸等着科尔涅利乌斯和他的同伴们购买。

  但是科尔涅利乌斯不甘心就在这个地方止步,他想要往更远的地方,到大秦的本土去见识一下。

  他们靠岸的地方,属于一位号为定南侯的侯爵的国土,根据定南国的国民的说法,去往大秦本土的路途不远,走海路的话,少则两月多则半年,就能到达大秦本土的南部地区。

  当然了,他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走陆路。

  从定南侯的土地一直到大秦本土,中间要经过三十余位诸侯、王的封地,有些地方是多个诸侯封地的混杂之地,当初僵持不下,只好一同治理,还有些地方,则是一个诸侯的天下。

  科尔涅利乌斯的一部分同伴选择了带着从定南侯的土地上买来的各种“传说中的丝国的宝物”离开回国了,而科尔涅利乌斯以及少数的几个同伴,则选择了带着自己的财产以及当初从罗马带来的商品走陆路,一路往大秦本土朝觐。

  要不是倚靠着队伍里会华夏语的人才,科尔涅利乌斯之前根本不可能和大秦人通畅地交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