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3 / 7)
种种法令,根据实行以后的情况进行弥补。
之后,自然是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虽然现在还有剩余的诸侯国可以攻打,大秦的军功爵制不至于马上崩塌, 但是等到诸侯国都被灭完,再没有仗可以打,这就代表着晋升渠道的阻断, 大秦崩塌也就近在咫尺了。
于是大家惊讶地发现,泰帝居然修改爵位封赏制度了!
军功爵总共分为二十等级,越往上需要的军功——也就是杀敌人数——越多,一个人当然不可能做到在短短数年间就升上最高等级的爵位,做到这一点,那得杀人盈野了。
军功爵的军功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那么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而一个家族数代累积下来,怎么着也能有一个很高的起点,朝最高的爵位发起冲击。
异人随手改了一下,父传子,则军功数减半,但是,军功累积的爵位过了第十五级少上造之后,就可以不减了,因为这已经满足了最低的世袭爵位的标准。
是的,爵位世袭异人觉得这已经改不了了,那还不如早点开始实行呢,日后大秦灭了其他各国,秦国的老牌贵族可以齐心协力对付项羽、张良等心怀叵测之辈了。
少上造上头的五级爵位分别为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和彻侯,能达到这五级爵位的,在名义上都封为侯爵,给封号、食邑。
彻侯、关内侯等级的爵位世袭,不降爵;大庶长级别的爵位袭五代,隔两代降一爵;大上造袭三代,最后一代降爵。
为了表示自己言出必践,异人还专门给了示范。
封应侯范雎之子为应侯世子,应侯去后,承应侯之爵;武安君白起转封武安侯,其子为世子,爵位世袭。
这两位的爵位级别都是最高等级的彻侯,可以说,只要日后范雎和白起的后代不作死,那么就能永保富贵。
而春秋战国时代,差不多都传承了数百年的王室、贵族就是典型的“富贵永延”的例子。
↑返回顶部↑
之后,自然是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虽然现在还有剩余的诸侯国可以攻打,大秦的军功爵制不至于马上崩塌, 但是等到诸侯国都被灭完,再没有仗可以打,这就代表着晋升渠道的阻断, 大秦崩塌也就近在咫尺了。
于是大家惊讶地发现,泰帝居然修改爵位封赏制度了!
军功爵总共分为二十等级,越往上需要的军功——也就是杀敌人数——越多,一个人当然不可能做到在短短数年间就升上最高等级的爵位,做到这一点,那得杀人盈野了。
军功爵的军功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那么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
而一个家族数代累积下来,怎么着也能有一个很高的起点,朝最高的爵位发起冲击。
异人随手改了一下,父传子,则军功数减半,但是,军功累积的爵位过了第十五级少上造之后,就可以不减了,因为这已经满足了最低的世袭爵位的标准。
是的,爵位世袭异人觉得这已经改不了了,那还不如早点开始实行呢,日后大秦灭了其他各国,秦国的老牌贵族可以齐心协力对付项羽、张良等心怀叵测之辈了。
少上造上头的五级爵位分别为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和彻侯,能达到这五级爵位的,在名义上都封为侯爵,给封号、食邑。
彻侯、关内侯等级的爵位世袭,不降爵;大庶长级别的爵位袭五代,隔两代降一爵;大上造袭三代,最后一代降爵。
为了表示自己言出必践,异人还专门给了示范。
封应侯范雎之子为应侯世子,应侯去后,承应侯之爵;武安君白起转封武安侯,其子为世子,爵位世袭。
这两位的爵位级别都是最高等级的彻侯,可以说,只要日后范雎和白起的后代不作死,那么就能永保富贵。
而春秋战国时代,差不多都传承了数百年的王室、贵族就是典型的“富贵永延”的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