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7)
赵王丹不能也不敢调遣北部边军抗秦。
他能依仗的, 就只有老将廉颇。
这个时代的名将,总共就只有几个,廉颇名气大, 能力确实也很强,看秦国国内对他这个赵军主帅相当头疼就知道了。
两军对垒,不施展什么阴谋诡计的话,看的就是这些名将自身的发挥,异人充其量只知道长平之战的后果,具体过程他是一窍不通的,只能交给专家。
在廉颇开始采取防守战术的时候,秦王就已经当机立断,将秦军主帅换成了武安君白起。
如果按照历史进程的话,功勋显赫的白起似乎还没有那么快去统帅大军,是因为异人的梦,以及僵持的战事让秦王感受到了威胁,因此他选择了让白起领兵,尽快结束这种战争。
虽然已经提早更换了主将,也严禁国人将这个机密泄漏给赵国,秦王对赵军主帅廉颇依然颇觉棘手。
异人只需要提及马服君之子,秦国内部自有能人提出后续方案。
马服君赵奢,嬴姓赵氏,祖上也是赵国公室,和廉颇一样,是赵国名将,对于秦国来说大幸的是,马服君已经离世了,在不动摇边防的情况下,赵国根本就没有别的名将可以起用。
赵王丹二年,因燕王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攻赵,赵王效仿之,割让赵国大小城邑共五十七座,换取齐国名将田单入赵攻燕。
若不是田单,怕是齐国早被燕国亡了。
赵王丹想得很好,田单作为齐人,和燕国堪称有血海深仇,只要让他领军攻燕,收获必是不小。
但是赵王丹忘了,田单是齐国宗室,若是他真的尽全力助赵伐燕,最终受益的绝对不是齐国。
指望齐国人尽心尽力帮赵国扩充实力,赵王丹真是天真得可以。
即使有马服君赵奢的竭力反对,最终田单还是入赵了,甚至成为了赵国相国。
↑返回顶部↑
他能依仗的, 就只有老将廉颇。
这个时代的名将,总共就只有几个,廉颇名气大, 能力确实也很强,看秦国国内对他这个赵军主帅相当头疼就知道了。
两军对垒,不施展什么阴谋诡计的话,看的就是这些名将自身的发挥,异人充其量只知道长平之战的后果,具体过程他是一窍不通的,只能交给专家。
在廉颇开始采取防守战术的时候,秦王就已经当机立断,将秦军主帅换成了武安君白起。
如果按照历史进程的话,功勋显赫的白起似乎还没有那么快去统帅大军,是因为异人的梦,以及僵持的战事让秦王感受到了威胁,因此他选择了让白起领兵,尽快结束这种战争。
虽然已经提早更换了主将,也严禁国人将这个机密泄漏给赵国,秦王对赵军主帅廉颇依然颇觉棘手。
异人只需要提及马服君之子,秦国内部自有能人提出后续方案。
马服君赵奢,嬴姓赵氏,祖上也是赵国公室,和廉颇一样,是赵国名将,对于秦国来说大幸的是,马服君已经离世了,在不动摇边防的情况下,赵国根本就没有别的名将可以起用。
赵王丹二年,因燕王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攻赵,赵王效仿之,割让赵国大小城邑共五十七座,换取齐国名将田单入赵攻燕。
若不是田单,怕是齐国早被燕国亡了。
赵王丹想得很好,田单作为齐人,和燕国堪称有血海深仇,只要让他领军攻燕,收获必是不小。
但是赵王丹忘了,田单是齐国宗室,若是他真的尽全力助赵伐燕,最终受益的绝对不是齐国。
指望齐国人尽心尽力帮赵国扩充实力,赵王丹真是天真得可以。
即使有马服君赵奢的竭力反对,最终田单还是入赵了,甚至成为了赵国相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