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征服与开发西域的时候,大宣也零星地收到过一些关于罗马这个国家的消息。

  在大宣的官方翻译中,罗马,被译为大秦,和被译为大夏的异族一样,这种将华夏原有的诸侯国之名转为异国的译名,是为了日后同化乃至于征服这个国家,而在大宣的官方宣传中,这当然可以看成是华夏族在奉天之命,教化异族,乃仁德之举。

  当然,一直到七世皇帝元和二年,那批罗马人落到大宣三十年之后,大宣才组建了舰队扬帆出海。

  从陆路行往罗马所要经过的路程极远,而且中间可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意外,相比之下,从海路走更为方便。

  这些年来,大宣虽然致力于西征、南进,但也没忘记发展船舰制造工艺,再往南去,山高难越,有船舰在,本来就方便许多。

  自元和二年,第一舰队出发之后的,足有三年,才到达罗马的首都。

  前两年都还只是在大宣的封疆之外的海域中行驶,遇上不好的天气,或者出了什么意外,船队滞留在陆地上是很正常的事情,中间还走岔了路,好在到后来就好多了,越往西走,知道罗马的人就越多,再加上当年那几个罗马青年滞留大宣的时候学会了华夏语,因为大宣的生活比之罗马好上不少,也不愿意离开了,这一回船队出行,就有一些翻译是当年的那些人教出来的。

  罗马人好大宣的丝绸,但是只有他们的贵族能穿上被掺杂了其他料子的丝绸,而且因为大宣太过遥远,罗马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要和大宣进行正面的接触。

  和大宣的科举与世袭并行之制不同,罗马是半贵族世袭式的制度,他们看重血统,元老院里的那些人也多是家族世代相承,但是总有几个出身平民、乃至于奴隶出身的人被简拔上位。

  第一舰队是由河阳王姬封统帅的,作为皇室诸侯王,他拥有在罗马之时全权代表大宣的权力。

  罗马距离大宣实在是太远了,大宣起码还要数代人,才会有足够的人口充实如今以及之后的疆域,所以和罗马,交好是比交战更好的选择。

  因为出海一趟增添了经验,所以预计约莫两年就能回到宣都。

  三年之后再度归国,虽然还有两年的时间,但是第一舰队数艘舰船上的所有人,还是流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

  与他们不同,罗马人前往大宣,一是为了交好,二则为了求助。

  这个庞大的国家与大宣相比,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体,就连思想,大体上都是浑沌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