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7)
诸侯大朝之后,姬昌被留在了朝歌做客,根据大商的官方说法,是让他和季简好好交流一下亲情。
偶尔显露出自己熊孩子本质的帝辛兴致勃勃地提议要不要将姬昌永远地留在朝歌,让他再也回不了周原。
比干:子受,你的智商还在吗?
《封神演义》里对这一段有所提及,帝辛在他的宠臣崇侯虎的怂恿下将姬昌幽禁在了羑里,还把一心救父的孝子伯邑考宰了变成了肉饼饼送给姬昌食用,前半段内容还被记载在了《史记》之中。
但是实际上,这一段话里简直是错漏百出,比干都不想说什么了。
首先,大商已经步入文明社会很多年了,把别人家的继承人说宰就宰了,真当大商那么能吗?
其次,羑里地处于安阳城附近,而商都变成朝歌已经好些年了,大老远地把姬昌关押在羑里一点都不安全,真要关人的话,应当是选择朝歌附近的地方才对。
最后,崇侯虎并不是帝辛的宠臣。那位名为虎的崇侯是最被推崇的高宗武丁时代的武将,还是武丁的三大心腹爱将之一,战功赫赫,需要注意的是,他曾经将包括周在内的许多方国打成狗,让他们趴在地上仰望大商爸爸。
帝辛的意思,是斩草除根,把姬昌宰了,让周部就这么乱下去吧。
比干真是不忍直视,这个时代做坏事真是一点都不掩饰啊,让他深深地感觉自己坏得冒黑水。
#我分明还是个纯洁的好宝宝啊!#
比干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从商到周的那一段路上有许多的山林,只要找一个地方,做成山体塌方或者泥石流的假象,就能让姬昌的意外死去变得名正言顺。
要比干来说,商帝因为忌惮季历而手段粗暴地把人弄死什么的,难免为人诟病,把事情做成“意外”,不仅能降低大商的嫌疑,还能在适当的时候把事情扯到天谴上去,简直一举两得有没有。
姬昌不需要在朝歌留太久,只要等到多雨的夏季来临之前把人放回去就可以了。
而姬昌在路上的行程最起码也要几个月,他自己在路上出了意外,就真的一点都不关大商的事儿了。
↑返回顶部↑
偶尔显露出自己熊孩子本质的帝辛兴致勃勃地提议要不要将姬昌永远地留在朝歌,让他再也回不了周原。
比干:子受,你的智商还在吗?
《封神演义》里对这一段有所提及,帝辛在他的宠臣崇侯虎的怂恿下将姬昌幽禁在了羑里,还把一心救父的孝子伯邑考宰了变成了肉饼饼送给姬昌食用,前半段内容还被记载在了《史记》之中。
但是实际上,这一段话里简直是错漏百出,比干都不想说什么了。
首先,大商已经步入文明社会很多年了,把别人家的继承人说宰就宰了,真当大商那么能吗?
其次,羑里地处于安阳城附近,而商都变成朝歌已经好些年了,大老远地把姬昌关押在羑里一点都不安全,真要关人的话,应当是选择朝歌附近的地方才对。
最后,崇侯虎并不是帝辛的宠臣。那位名为虎的崇侯是最被推崇的高宗武丁时代的武将,还是武丁的三大心腹爱将之一,战功赫赫,需要注意的是,他曾经将包括周在内的许多方国打成狗,让他们趴在地上仰望大商爸爸。
帝辛的意思,是斩草除根,把姬昌宰了,让周部就这么乱下去吧。
比干真是不忍直视,这个时代做坏事真是一点都不掩饰啊,让他深深地感觉自己坏得冒黑水。
#我分明还是个纯洁的好宝宝啊!#
比干的方法也很简单粗暴,从商到周的那一段路上有许多的山林,只要找一个地方,做成山体塌方或者泥石流的假象,就能让姬昌的意外死去变得名正言顺。
要比干来说,商帝因为忌惮季历而手段粗暴地把人弄死什么的,难免为人诟病,把事情做成“意外”,不仅能降低大商的嫌疑,还能在适当的时候把事情扯到天谴上去,简直一举两得有没有。
姬昌不需要在朝歌留太久,只要等到多雨的夏季来临之前把人放回去就可以了。
而姬昌在路上的行程最起码也要几个月,他自己在路上出了意外,就真的一点都不关大商的事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