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侯玄闻言默然了一瞬——荀令君七子之中,容貌最为肖父的,原本就是奉倩呐。

  若非荀令君英年早逝,荀夫人又不久随之而去,以致幼子奉倩三岁而孤……好友大约也不至于是如今这般疏离淡漠的性情。

  颍川荀氏乃是天下声望最盛的衣冠士族,奉倩的祖父荀淑乃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十一世孙,高行义节,学识渊博,曾任郎陵侯相,人称“神君”。

  荀淑有八子,并有才名,被称作“荀氏八龙”,尤其第六子荀爽,仕于东汉,官至司空。

  而到了孙辈,奉倩的父亲“荀彧”更是光前裕后,震古烁今的风流人物。

  荀彧,字文若,出世百家士宦之家,少有才名,经明行修。后汉室倾颓,乃追随武帝曹操,志在靖平天下,兴复刘兴。之后屡献奇策,建功无数,成为曹操麾下首席谋士,更是曹魏平定北方的第一功臣。

  故,武帝曹操曾称其为“吾之子房”,乃是天下间堪与蜀汉诸葛孔明齐名的无双国士。

  因为荀彧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众人敬称为“荀令君”。

  只可惜,当时的魏王曹操功绩渐高,野心渐大,便生了取代汉室,自立为君的心思。而荀令君却是一心忠于汉室,志行高洁的荩臣,因而为此违忤了曹操。

  不久,曹操便借故遣离了荀令君,虽封其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给予殊荣,但却实际解除了权柄。

  之后不久,荀令君郁郁而终。四海之内,追思叹惋者不计其数。

  荀彧少年成名,饮誉天下,乃是名重天下的无双国士,经明行修,德操高洁,天下儒生仕子无不钦敬仰慕,堪称一代士人楷范。

  陈思王曹植曾赞之曰:“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法而不威,和而不亵。”

  即便到了如今,天下间,仍有许多人追慕荀令君的德操风尚。

  这般一个誉满海内的父亲,身为儿女,该是引以为傲,深受渐染才是。但奉倩他,不知为何,在夏侯玄和傅嘏看来,他对父亲的感情,几乎算得上淡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